“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上海画家进京的一次汇报,也是黄阿忠创作探索的集中亮相。
几十年来,作为艺术的虔诚者,黄阿忠在绘画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从不懈怠:不仅对油画静物、风景等进行了精深的研究,打造出了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的绘画语言,并形成了识别度很高的视觉面貌;同时,他跨界研究中国画,并且在荷花、山水等题材的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而最令人瞩目的是,近年来,黄阿忠专注于油画和中国画的贯通,并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中西贯通、中西融合,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们在材质、媒介、介入方式、视觉认定包括图式、表现方法等等方面的不同,注定了探索的艰难性;而异中求同,在差异中寻得其中的契合和共通之处又需要极高的艺术天分和不断自我突破的勇气。可以说,黄阿忠在此的探索是成功的,他从精神、气韵、意味、构成、节奏等找到了中西艺术的连通点,并将外来画种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从而独辟蹊径形成了他个人的艺术风貌。
黄阿忠的画展以“东韵·西语”命名,可看出画家在艺术探索上的感怀和野心。“东韵”者,乃取东方之精气、趣味、神韵等;“西语”者,则为西方的表现、构成、节奏等等。然而,在黄阿忠看来,中西融合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叠加组合,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然体悟和时代使然。更有意思的是,他将油画作品归入“东韵”卷;而把国画作品编至“西语”册,由此,东韵,西语,与其说是形式上的对比,不如说是心灵上的碰撞。
艺术,是开放心灵的展示;反过来,心灵的开放亦同样观照艺术、观照生活。作为美术界公认的多面手,无论是油画、国画、水彩还是漆画、陶艺等等,黄阿忠都有自己独到的面目和创见。他还写有一手好文章,其文字流畅、文气有品、文笔有格、文意有诗性,境界亦同样具有个人的风格。而作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阿忠用自己的对艺术的热忱,感染着学生,力行身教重于言教,带领学生在艺术的各个领域中获得了各个不同的奖项,并因此获得过上海市颁发的育才奖,是学生们喜爱和拥戴的老师,可谓成绩斐然。
是以为序。并祝画展圆满成功!
(本文为“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展的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