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造城市公共艺术环境的话题这几年反复在提,到今天,我们能看到不少城市的努力,但至今还是较少看到强有力的成果。类似城市雕塑、装置、浮雕等作品的安放并不是靠数量取胜,合理而有针对性的布局决定了公共艺术的整体性,才能更全方位地反映每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氛围。
我曾经搭乘过杭州地铁,站点的艺术氛围让我立刻感受到杭州独有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得以传承,我能明显感觉到杭州市在公共艺术打造上的良苦用心,城市公共空间既有地上也有地下,不放过一处地打造需要有缜密的全局构思,并且长期持续才能成形。好的雕塑未必是最适合的,适当根据反响进行调整也很重要。那么,雕塑、装置、浮雕等适合与否谁来评判?我想,要想成为城市标志,并不是靠决策者一锤定音,还是要老百姓“买账”,才会实至名归。杭州地铁打造得漂亮,很大原因就在于这些艺术装饰够“接地气”,老百姓看得懂,有共鸣,自然发自内心地喜欢。作为大都市,我们还需再加把劲,用更多力量打造更“接地气”的公共艺术标志作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