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心中有哪些“坚硬和柔软”
沈文林 陈长凤 蔡黄浩
■ 差头哥刘先生认为遇事有担当是内心最坚硬的部分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是会引发人们关注和讨论。上面那段话,正是来自今年上海高考语文的作文命题。坚硬和柔软,两者看似相悖却又辩证地联系着,本期“街访”就这一热门话题走上街头倾听市民想法。

  最坚硬 有担当

  说到“坚硬”,差头哥刘先生讲述了一件让自己感触颇深的事情。不久前行驶在漕宝路轻纺市场附近,出租车被一位心急火燎的母亲拦下,对方身边还有一名手指被电梯夹伤的孩子。见到这一幕,他未加思索就载着两人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赶去。

  刘先生表示,由于对方在上车前已经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一路上自己还接到了多个公安部门的来电,询问孩子的受伤情况,以及是否要提供帮助。经过一路疾驰,孩子终于被及时送到医院接受了救治。

  因为途中闯了多个信号灯,刘先生事后收到了交警部门的罚单。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拨打了那位母亲的电话。“对方父母知道这个事情后,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赶来,陪我前往交警部门说明情况,将罚单消除。”

  在刘先生看来,一个人内心中最称得上坚硬的部分,正应该是遇事有担当和责任,在这个小小的突发事件中,无论是民警还是孩子父母,以及作为出租车司机的自己,都很好地做了诠释。

  最柔软 因为爱

  “说到‘柔软’带给我的感动,我妻子也是读医的,而且西南地区医生的待遇,要比江浙一带好,但她为了我,还是执意过来了。她的坚持,造就了今天的我。”从事医学专业的贾先生如是说。

  市民谢女士表示,每年的高考作文引出的话题非常能够“触动心灵”,“坚硬和柔软正好可以碰触到我们心底里最坚持和最不想被碰触的东西,就比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德观和价值观,走在路上会不会见义勇为,是坚强走出去,还是以保护自己的姿态退回去,都是一种话题。”

  对于“柔软”的另一层理解,谢女士认为体现在每位市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上海不停地在发展和进步,城市脚步很快,对于我们来说,能够让上海变得更美好也是心底柔软的一部分,希望可以保护她。”

  新民晚报新民网 沈文林 陈长凤 蔡黄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 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出国,不是为了逃避高考
读者见解
你心中有哪些“坚硬和柔软”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新民调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1你心中有哪些“坚硬和柔软” 2015-06-09 2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