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上海电视节,第一天就赶上了下雨。作为海边出生的我,一直在夹杂着雨水的海风里成长,对雨水有着更为敏锐的感受。上海的雨,绝对是有灵魂的,她让这个城市显得更加神秘,更加有魅力,充满了故事感。
记得第一次来上海,也是一个下雨天,我迫不及待地冒雨赶到了外滩。外滩,比我想象得还有底蕴。我知道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行走过许多深藏着不一般经历的男男女女。我是为寻找他们而来的。大上海,外滩,一个时代的缩影。她的风韵无与伦比,令人着迷。在雨中的外滩,我与安琪、杜心雨、陈子坤对话,渐渐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涌动起来,在我的心底惊涛拍岸。这就是后来《像雾像雨又像风》的雏形。
上海是一座有太多故事的城市。故事的地点可能是百年的弄堂,也可能是一座洋楼。那种灰色或红色的砖上,总能找到让人追忆的印记。每一个故事里都会有一条深深的街道,每一个情节中都会有一声悠长的呼唤,唤醒我内心深处的感动。如果把一个城市比喻成一个人,上海绝对是一个名门闺秀,温婉细腻,从容优雅。
上海的历史是独特的,从近代就走向中国历史的前沿,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与上海缱绻。宋庆龄和她身后的宋氏家族一直是让我着迷的题材,每次来上海,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去宋庆龄、宋美龄的故居徘徊。我在想,是什么能量孕育出这样空前绝后的宋氏家族,又是什么滋养出三姐妹这样的绝代风华?如今,经过多年的潜心思索,我慢慢触摸到一个家族和她背后这座城市的质地,那是一种姿态,是一种优雅,是一种超然。
于是,我又创作了现在正在筹拍的电视剧《宋氏三姐妹》。随着《宋氏三姐妹》的创作,我再一次感受到上海独特的令人敬畏、膜拜的魔力。我深深怀疑自己上辈子是不是就生活在上海,不然我不会对她如此热爱,如此着迷。
如今,我带着自己创建的派乐编剧团队再次来到上海,参加电视节,就是想把上海的灵感赋予给我的团队。虽然我的团队正在创作不同风格题材的作品,但上海,永远是最能激起我们内心温暖和感动的地方。在我们的创作里,不仅有淑媛,有绅士,也有外滩和金融,我将带领他们,写遍上海的方方面面,写遍上海人骨子里特有的气质和韵味。背景,可以是上海的过去,也可以是上海的现在和上海的未来。
我愿意长久生活在这里,喝着浓郁的咖啡,接受上海带给我的无限灵感。我愿意走遍上海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她的沧桑,品味她的故事。我愿意走在上海的雨中,追随她的脚步,期待着一次又一次美好的相遇。
谢谢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