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端午节即将来临,小长假存废再度引争议~~~
端午节即将来临,小长假存废再度引争议~~~
端午节即将来临,小长假存废再度引争议~~~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节即将来临,小长假存废再度引争议
民俗节日不应简单过成休闲假
王蔚
■ 端午即将来临,雷允上延安中路药店内挂满了造型各异款式新颖香气扑鼻的香袋供顾客挑选 种楠 摄
  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国人又将迎来三天小长假。照理说,放假总是惬意的,但不料坊间对小长假存废仍争议不断。特别是在春节放假天数过短招致普遍诟病,且法定节假日又不太可能再增加的大背景下,有关类似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能否不放假,以增加春节长假的建议也随之而起。这样的民间声音,是耶?非耶?

  节假过于零乱无序

  “赶快享受端午三天长假吧,这是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了。”“想不到今年中秋节缩水了,只放两天假了,就形同过个周末。”……从去年12月《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公布至今,这样的吐槽、质疑一直没有断过。虽说今年的春节长假顺应民意提前从除夕开始,但小长假的零乱、无序仍饱受诟病。近年来,对于我国习惯性地通过前挪后移拼接长假的做法,更是引来不少非议。

  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多为添补双休日不同,我国习惯采用“挪假”的方式拼凑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节假。以2013年为例,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总共放了29天的假,但“货真价实”的假日只有11天,其余的竟是挪用了7个周日和5个周六。有专家表示,一个国家的全民假期如果在宏观层面挪动比较多,就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假日综合征、出行拥堵、消费透支等。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国情”。许多家庭的休假、出行安排都是围着学龄孩子转的,但过于无序的挪假,并不利于达到假日休闲的真正目的。在浦东中学校长倪瑞明看来,拼凑在一起的小长假,往往会对正常的教学产生影响,有时还会把课表冲得支离破碎。“在国外不少国家,学生有固定的春假和秋假,时间相对较长,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假期里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或做些小课题。但我们的小长假只有三天,有时才一天,学生不可能充分利用这样的假期做兴趣的拓展。”他说,今年的端午节放三天,下周一是放假的,但几乎没有一个高一、高二学生会休息,因为他们要为本月下旬即将到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做最后的准备,照理说,下周是关键的复习阶段,放掉一天假实为可惜,但不放假又属违规,这恐怕也是小长假“惹出的事”。

  民俗节日不只休闲

  我国把清明、端午、中秋列为法定休假日,也是近几年尊重、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产物。但由这些民俗假日拼凑而成的小长假,仍未脱离“挪假”的惯用思维。今年的清明、端午恰逢双休日,享受到了补假一天。但蹊跷的是,原本也在双休日的中秋节,理应按规定顺延补假一天以凑足三天小长假,不料却被挪到了国庆节,由此造成了今年中秋只休两天的结果。然而,此举在坊间的反响却并不特别“正面”。有网友表示,连中秋小长假都可以人为挪用,这至少说明,在假日主管部门的意识里,民俗节假并非必须“连休三天”的,也是可以有很大弹性的。

  “要首先弄清楚一个概念,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并不是单纯的休闲假,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休息日,应该是有着特定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日。”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田兆元教授向记者表示,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列入了法定假日,着眼的就是这些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正是从这一点来说,民俗节日全民放假还是有其必要性的,是鼓励人们去从事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活动,与一般的休假是两个概念。比如清明节祭扫先辈,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这些活动是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的。

  节日假日概念不同

  针对少数人提议干脆取消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的全民放假,而是把这两天挪到过年,以增加春节假期的建议,多位专家均表示并不认同。

  国家发改委曾就调整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做出过说明,认为节日和假日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节日可能有很多个,但不是所有的节日都能够成为假日。当一个节日对国家或民族具有重大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政府和民间安排有重要庆典活动时,才有可能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首先是节日,然后才是假日,是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确定的全民公共假日。 

  田兆元教授表示,正是从民俗节日与一般休闲放假的区别来看,把端午节、中秋节等“省”下来挪到春节,此种做法既不可取,也是在漠视文化传统。延长春节长假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可能要等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再行考虑了。

  上师大旅游学院旅游学系副主任马剑瑜博士也认为,端午等民俗节日放假是有其必要性的,不能被随意“挪”到春节长假,毕竟两者的文化落脚点是不一样的。“现在将清明、端午乃至中秋定义为小长假,是比较合理的,可以让广大市民利用这三天时间实现短途出行或郊游,而且出行的目的地也是与春节有所不同的。事实上,在端午等特定节日出行,许多人是将相关的民俗活动穿插其中的。比如,清明节时的踏青,端午节时去农家学做香囊和包粽子、去河湖泛舟等。许多家庭还将传承民俗文化与亲子、运动等现代生活主题相结合,这远比呆在家里打发休闲时光更有意义。”她说。

  首席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2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广告
民俗节日不应简单过成休闲假
顺乎民意 不再折腾
带薪休假弹性有余落实率仅五成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7民俗节日不应简单过成休闲假 2015-06-18 2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