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顺乎民意 不再折腾
王蔚
  这是一个怪现象。一到大小长假,法定的节假日放假办法就会招致吐槽。特别是坊间对前挪后移地拼凑小长假,牢骚特别多。比如,国庆节不一定非得10月1日至7日放假,根据每年的情况,完全可以调整为9月30日和10月1至6日放假,保证10月1日有假期即可;尽量避免连续上七天班,也要尽量避免连续上两天班即休息(周三放假除外)。

  这也是一个好现象。“我的假日我做主。”这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在推出放假安排前,已开始有了听取民意的表现了。比如,原全国假日办曾发起过的一次“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结果引来了两百多万人的参与。但是,往往调查也会有非科学性。就拿那个至今唯一一次的调查问卷来说,排在三大提问之首的便是“七天长假该不该保留”。现在想来,这多半又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你是要问老百姓“七天长假”要不要保留呢,还是“调用周末拼凑形成的七天长假”该不该保留?要知道,这根本就是两回事,而且,也是百姓最关心又诟病最多的一个问题。只是,这样的极具针对性的调查,还没有问世。调查百姓对放假的意愿和想法,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如何把好事做得更到位,让好事更接地气,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不该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现象。只要前挪后移拼凑式的放假不终止,吐槽就不会停顿。反之,如果真的不拼接假期了,或许骂声又会响起。法定假,这是有法定性的。为什么一个带有国家意志的休假方式,如今会弄得民意沸腾、争论不息?或许,无论是专家还是百姓,都会找到一堆原因,开出一堆药方,但又似乎都掐不准穴位、抓不到根本。

  可否换个思路。既然放假是有法定性的,顺乎民意、革故鼎新是一种选择,但萧规曹随,不一年一个样地折腾,恐怕更有其必要性。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2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广告
民俗节日不应简单过成休闲假
顺乎民意 不再折腾
带薪休假弹性有余落实率仅五成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7顺乎民意 不再折腾 2015-06-18 2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