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自欺欺人,只为求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因为没有了权力带来的“获得感”,便若有所失。有权时,“一言九鼎,门庭若市”;无权时,“人微言轻,门可罗雀”,如坠悬崖般的对比感受让有的党员领导干部难以适从,贪恋权力就在所难免,由此演化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场哲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权力兑现,则是另一种追求“获得感”的异化。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感觉自己工作辛苦,付出大,回报少,规矩多,自由少,因而心理失衡,总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追求更大的回报,以满足自己的“获得感”,刘铁男从金钱中追求“获得感”,倪发科从玉石中追求“获得感”……正是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不少人走向了腐败深渊。
党员领导干部的“获得感”,理应从为群众谋取幸福生活中获得,从党的事业发展中获得,从理想信念的追求中获得。
不可否认,物质生活的丰裕给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看到,当官发财本应两道,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意味着负有更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记住从哪里来,才知道往哪里去。从普通党员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代表了组织的信任,也代表群众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绽放”。这应该成为激励党员领导干部为民用权为民谋事的动力,在人民的幸福感中收割自己的“获得感”。(赵兵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