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朋友圈里交流烹饪饮食之道,高中时的老同学Z君夫妇说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说的是旅居加拿大的老同学W君到故乡苏州寻寻觅觅要寻时令美味,结果不尽如人意,比方说初夏季节是河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在外面店家很难吃到从前的一些以虾为主材料的佳肴了,偶尔在某店家看到有“三虾面”(虾仁、虾子和虾肝)供应,却价格昂贵,并且因去虾壳手脚烦琐而限量供应,就难以一亲“芳泽”,难以抚慰游子的“莼鲈之思”。然而,在她寓居到Z君家中体味同学深情的同时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他们夫妇的地道“虾功”,天天变着花头吃虾、品虾,过足了“虾瘾”,及至返回加国,犹然齿颊留芳,回味悠长。
Z君夫妇是典型的老苏州,从父母前辈那里传承到了苏州人正宗的烹虾技艺,绝不会轻易放过了“五月虾季”的。这个季节江南水乡的虾儿铆足了劲儿往丰腴里长,雄虾虽然赳赳然张着双螯,只要剪去螯须,肉质也结实胜过往常;雌虾则因孕子而育肥其肝,那头脑里一点胭脂红的虾肝常被人误解为虾脑(其实这种误解也合情合理,虾肝居然长在头部,造物可趣),味道最是鲜美。虾子也是一款美味,加上虾仁,就有“三虾”之说啦。“三虾”成馔,何等的奢侈!大多数人家则取虾子熬制虾子酱油——在清水里漂洗去腐子和杂质,滤干(从前还用草木灰来吸纳水分),放酱油投葱姜糖文火慢熬乃成。虾子酱油用来凉拌和蘸食为宜,店家亦有售,但听说从前有的店家将白鱼子冒充虾子,口味相去甚远矣。苏州人夏天用虾子酱油蘸白切肉,清爽鲜洁。
Z君夫妇招待老同学都用活虾,盐水虾、生抽虾、油爆虾、面拖虾……轮换着吃,同时会向市场上东山籍的“卖鱼娘娘”预订几斤用作出虾仁的新鲜太湖死虾,或青虾或白虾均佳,后者壳薄、出肉率高,虽虾仁颗粒较小,亦颇受老苏州的青睐。新鲜死虾出虾仁最为划算,也便于操作,于是就有了副产品虾肝和虾子了。像Z君夫妇这样的老苏州在出虾仁前都会先把雌虾的虾子淘洗下来,熬上一碗虾子酱油;虾壳煮熟,可剥取虾肝,取其汤卤。那汤卤是下白汤面的理想汤头,不加鸡精就鲜美可口,苏州人都取虾壳汤和鳝骨汤作面汤的,乃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也。
Z君夫妇出虾仁手段高超,三斤虾不足半小时就囫囵拿下。虾仁可炒菜亦可熬油,除此还可制作虾圆虾饼,将虾仁捣成泥,调以蛋清、菱粉和诸多佐料,挤塑成型投油里一汆即成,有些像火锅店里烫吃的“虾滑”,当然店家所取原料多半是基围虾和台湾虾之属,哪有传统苏州人取河虾虾仁的细腻?Z君夫妇趁着河虾大量上市的机会,还会来个“囤积居奇”,三天两头向东山“卖鱼娘娘”预订新鲜死虾,出了一次又一次,现炒现吃,余者装袋冷冻起来,到了过年辰光,便可一展风姿,自出的虾仁远比市场上出售的冰冻虾仁实惠好吃,市场的货色有时一化冻剩一半,一炒缩得没了踪影。我和Z君夫妇一样,也会“囤积居奇”,作此储备的。
W君在Z君夫妇家住了一段日子,享受美食兼同学情谊简直到了“乐不思蜀”的境地,在同学聚会的谈吐中对客居异国他乡不免流露出 “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