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5年07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用什么捍卫医者的尊严?
刘晶瑶
  刘晶瑶

  近日,上海发生了3起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事件。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时,再次研究将“医闹”入刑。一个社会共识是,若任由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疗环境持续恶化,整个社会肌体都将遭受重创;医者有尊严,生命权益才有保障。

  医患纠纷,是一个双输的过程。无论是人身安全缺乏保障、问诊工作时如履薄冰的医生,还是走进医院感觉“我为鱼肉”的患者,都从纠纷中感受到了无穷的痛苦。而职业化医闹的产生,更加剧了医患纠纷的严重程度,使之快速升级,严重干扰了医院的正常问诊秩序。

  回望医闹产生之初,根源在于医患矛盾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一旦产生医疗纠纷,患者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而为公平考量而设计的医疗仲裁委员会、事故鉴定机构等等,在实践中仍有诸多不足,一些患者觉得通过正当途径得不到公正的救济。于是,职业化医闹打着帮患者出气、“维权”的名号,应运而生。这些医闹组织,甚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流程,如在医院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拉横幅、张贴标语或者大字报、散发传单等,待家属与医院达成赔偿协议之后,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

  根据统计,从2013年10月21日到2015年6月16日,国内发生较大影响的暴力伤医及医闹纠纷事件约有30起。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10月25日的温岭杀医案。把这些事件按行为分类,持刀或其他工具等致医护人员严重受伤的有11起,殴打医护人员的有10起,以摆放花圈、拉横幅等方式扰乱医院公共秩序的有11起。在一些严重伤医的事件中,多多少少都有医闹火上浇油的身影。

  通过加大对医闹的惩治力度,比如将医闹入刑,或许能在一时之间“治标”,却远远达不到缓解医患矛盾、最终“治本”的功效。尽管近几年医改进程不断推进,但实践中,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仍然存在,就连挂号资源都严重匮乏,而就诊过程中,个别医务人员收回扣、收红包、开大处方、态度不好等问题,又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一旦发生就医效果不理想的事件,一些患者就会信奉“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错误观点,让医闹有生存的空间。

  真空是灭蚊杀菌的好方式,消灭医闹,与之同理,要从根本上消除医闹生存的空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让基本医疗事业回归公益性,减少医疗机构人员逐利的企图。要加强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创新医疗纠纷的化解制度:一方面对医闹和涉医暴力行为必须“零容忍”,加大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调解机构,用公开透明的程序正义保障患者的基本利益,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10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广告
用什么捍卫医者的尊严?
“点读机女孩”
“尿不湿”
“人贩子”乌龙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用什么捍卫医者的尊严? 2015-07-02 2 2015年07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