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申城二手房市场火爆,交易投诉日益增加~~~
申城二手房市场火爆,交易投诉日益增加~~~
申城二手房市场火爆,交易投诉日益增加~~~
申城二手房市场火爆,交易投诉日益增加~~~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二手房市场火爆,交易投诉日益增加
房屋中介恶意竞争乱象频现
杨玉红
图 CFP
  房屋刚刚才挂牌,却显示已被“网签”;二手房买卖低佣金,真的靠谱吗?受楼市新政影响,申城二手房市场火爆,然而,关于二手房买卖的投诉也日益增加。

  刚挂出房源被“网签”

  近日,家住闵行区莲花南路1111弄的潘先生致电本报投诉道,女儿因为长期在松江区工作,看中了松江大学城地铁站附近的一套新房。为了置换房屋,尽快将莲花南路的房源出售,潘先生以低于市场价10万的价格挂牌,并在6家中介登记了房屋信息。

  一周后,这套房源找到适合的“买家”。然而,当潘先生计划和购房者签订买卖合同时,这套房屋却被查出“成功网签,无法出售”。此时,潘先生惊讶不已,这是自己于2005年购买的新房,入住了近10年,房产证一直被收藏在家里,怎么会被莫名“出售”呢?

  在朋友的指点下,潘先生分别找到其他几家中介,一一询问房屋被网签的一事。最终,另一家小型中介公司业务员坦言,这套房源性价比高,比较好销售,为了抢下这单生意,他私下对这套房源做了“网签”,希望能留住这笔生意。

  对此,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一做法或涉嫌虚假交易,卖房者需要积极向相关部门进行检举。同时,房东也要提高警惕,尽可能是采取“一房一挂”,避免“一房多挂”。

  中介低佣金是“诱饵”

  二手房交易,佣金收取1%……目前,沪上部分房屋中介打着“低佣金”口号吸引购房者。然而,部分购房者事后坦言,低佣金?没那么便宜!

  “最近,我们和卖房者都急着去办理过户手续,但是,中介公司的负责人迟迟不露面。”家住普陀区的薛先生讲述了最近遭遇的闹心事儿。5月下旬,薛先生通过桃浦路655号明明房屋中介,看中了一套金鼎路298弄上海家园的房屋,面积150多平方米、房东到手价为435万元。随后,薛先生和该门店刘经理谈判并达成一致意见,佣金付5万元,当场签订了《佣金确认书》,签订房屋合同时付3万元,房屋过户当天付2万元。

  然而,在办理房屋过户时,刘经理突然“变卦”,除了首次支付的3万元佣金,交易当天需要支付5.7万元佣金,否则不能办理过户手续。薛先生吃惊不已,签约前已经约定好佣金费5万元,怎么突然变成8.7万元?对此,中介刘经理却笑道,他只承认《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上的总房款2%作为佣金,事后签约的5万元佣金并无效。

  面对记者的疑问,刘经理显得有些“健忘”:“我不记得自己跟薛先生签订《佣金确认书》了,不清楚,不知道……”

  “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自己早就被‘下套’了。”薛先生回忆道,刘经理和他签订了一份《佣金确认书》,双方签字确认,却没盖章。同时,刘经理故意拿走原件,给自己一份复印件。“这些做法似乎有‘预谋’。我是第一次买二手房,今后,可能也不会跟中介打交道。但是,我愿意说出自己的遭遇,就是提醒更多的购房者要提高警惕。”薛先生补充道。

  低佣金是房屋中介恶意竞争的手段之一。严跃进提醒道,买卖双方一定要加强提防,不能相信口头承诺,一切要以书面合同为准;交易前,一定要问清楚费用清单,明确实际承担人,避免扯皮。

  中介竟不对房源把关

  一个月前,准备置换新房的吉先生走进黄浦区西藏南路1113号我爱我家(陆家浜路店),希望在附近租一间房。业务员小吴热情地推荐了瞿溪路301弄一房源。在小吴的帮助下,吉先生和“房东”签订了租房合同,一间独立的房间,月租金为2200元,付款方式为“付三押一”,并一次性支付了8800元。同时,吉先生还支付了月租金的35%作为佣金。

  然后,吉先生入住一周后,因所租住的房屋漏水,被邻居举报。家里还突然迎来一位陌生人,并称自己是房东,暂停房屋出租合同。这时,吉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和自己签约的人是“二房东”。随后,吉先生找到中介,质疑中介未如实告知房屋信息,导致租房被提前终止,要求中介退还770元佣金。

  没想到,小吴表示,中介对租客入住后的突发状况概不负责,拒绝退还佣金。经过多次协调,小吴退还300元作为补偿。

  傍大品牌博取信任

  “小姐,你好,我是中原地产的业务员小孟,听说你有房屋要出租,可以介绍一下房屋的信息吗?”近日,家住徐家汇路的黄女士回忆道,自己刚接到电话有些迟疑,但是听到“中原地产”,黄女士放松了警惕,觉得大型房产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应该比较值得信任。随后,黄女士介绍了自己准备出租房屋的信息,并表示愿意支付房屋月租的35%作为佣金。话音刚落,电话那头便传来毒骂,这让黄女士倍感委屈。

  随后,记者以租房者的身份联系小孟,并希望去门店签租房合同。此时,小孟支支吾吾地说道,他是江阴街36号同联地产的业务员,经常自我介绍是中原地产的业务员,这样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对此,中原地产的负责人坦言,类似事件偶有发生。对于客户来说,一定要提高警惕,接到陌生的推销电话,要多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房屋中介恶意竞争乱象频现
避开二手房买卖六大“高危区”
二手房交易持续升温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7房屋中介恶意竞争乱象频现 2015-07-03 2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