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记忆中的抗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远征军全歼日寇18师团
杨克林 孙金媛
■ 史迪威(右)与我远征军将领研究作战方案 图TP
中国军队掳获日军第18师团的关防印 杨克林 摄于台北“国军文馆”
中国军队掳获日军第18师团的关防印 杨克林 摄于台北“国军文馆”
  史说  浙江富阳人(1910-1994)。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抗战期间担任第9集团军参谋处作战科长、湖南保安处科长、中央军校长沙分校教育科长、中央通信兵学校教育处长、军委会政治部军务处长、新编第1军参谋长等职。

  我从八一三淞沪战役下来以后,张治中当政治部部长,我到政治部里去当处长。以后郑洞国当新编第一军军长,他原来的参谋长调走了,他向张治中来要我过去当参谋长。

  那个时候缅甸的大战是这样子,先是日本人侵略缅甸,中国军队就成立远征军,到缅甸去打日本人,打败了撤回来。新编38师、新编22师两个师没有来得及向国内撤,向印度撤,就成立一个新一军,郑洞国去当军长。这个军是归史迪威指挥,那个时候史迪威他想掌兵权,蒋介石给他一个驻印军的总指挥,实际底下就这么一个新一军。

  这个军的任务就是从印度反攻回来,打通中印公路。这个中间有争执的,中国人觉得这个事情困难,山高水深啊,过不来。史迪威极力主张,军队打过来,打通这条路,以后就是照着史迪威的主张,你军队到哪里,天上的飞机到哪里,枪、弹药、衣服直接从天上掉下来,所以随便多么峻险的山你都没有问题,史迪威就靠着这一点,最后新编第一军就打过来了,我去当参谋长的时候,已经打了一半了。那个时候蒋介石规定,军长下作战命令,没有参谋长附具,作战命令无效,所以新一军的作战计划,作战一切的东西,都要通过参谋长,所以参谋长有事情做了。

  从印度打回来比较顺利的,为什么比较顺利呢?因为那个时候的驻印军,枪支、弹药、武器、装备这是美国人供给,服装英国人供给,粮食也是英国人供给,后方准备是比较充分的。部队的前进要砍树,比方野人山没有路,只有野人走的路,军队要砍了树以后前进。那么,你军队到了哪里,天上飞机就到哪里,粮食丢下来,服装破了就丢下来,弹药打光了少了就丢下来,所以补给是很充裕的,因此中国军队的士气也特别高,国内那个时候打败仗的多,可是在印缅那边我们一直打胜仗。

  我记得在打野人山上一个地方,一个营被日本人包围了,结果守了半个月,因为路险,后面支援部队上不来,飞机丢粮食、弹药打,这一个营支持了半个月,继续抵抗,后面部队上来了,把日本人打败。我们都是从后方包围上来,左边啊,右边啊,绕过来包围日本人,把日本人后路切掉,把日军18师差不多都消灭了。把他们司令部旗帜、印信都拿到了。这个18师打进中国南京的时候是杀人杀得最多的,结果到缅甸去被我们全部消灭,报了南京之仇。

  军队是这样的,你是越打胜仗,你要的东西,要枪有枪,要子弹有子弹,要衣服有衣服,那就勇敢了,那就拼命了。我记得美国人蛮滑稽的,一个连跟我们一块儿打仗,天气很热,在太阳底下行军,走了半天以后,先把衣服丢掉了,把裤子丢掉了,身上只剩一双皮鞋一条短裤,枪也丢掉了,弹药也丢掉了,一路走一路丢东西,结果走到目的地以后,天上东西掉下来,整个服装都给他补给,你想这样子后方补给的效率,使前方的部队能够拼命打仗,所以缅甸的打仗,这一些是比较不同的。军队装备好,美式装备,补给得好,所以勇气也大,也拼命。这条中印公路就打通了。蒋介石就把这条公路叫史迪威公路。

  八莫是一个交通交界点,东边通中国,西边通印度,日本人守在中间,我们中国人去打,完全靠空军、炮兵,先是飞机炸,炸了以后炮兵打,打了以后差不多打平了小股部队上去,这样子八莫差不多打了一个月打下来了,日本人有四五千人,打到最后逃出去的只有200个人,他逃的时候,把重伤兵炸弹炸死了,丢在洼地里面,轻伤兵逃走。

  日本人狠到什么程度?我记得一次我们打了胜仗,我到团部去视察,我去以前,两个师长已经在那里了,团长到第一线去了。日本人有一支步枪,一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埋伏在这个附近,他们没有走。我一辆小吉普车去,他看见吉普车来了就打,我汽车到,他开始机枪打,我背后一个卫士打死了,我到团部门口下车,团部门口的卫兵给他打死了,又打伤了好几个,他机关枪扫射,我不管,一路走进去,我倒是运气,一点也没有伤。我们派兵去捉三个日本人,要捉住的时候,就告诉他投降,他们不投降,最后还用枪肉搏刺杀,三个人都到刺死为止,日本人那个时候武士道精神倒是很足的。

  再一次,我们守八莫,是打得厉害的。我们主要是38师打八莫,30师从边上下来想到南坎去,日本人出击了差不多两个团上来解八莫之围,结果两边就在路上碰到了,遭遇战,我们包围了他一个营,他包围了我军一个营,这个仗打得蛮激烈的,差不多要拼刺刀,不过天上飞机是我们的,补给是我们的,我们打了胜仗,把他那个营的敌人消灭了。

  (根据杨克林、孙金媛1994年3月29日于上海华东医院录像采访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中国远征军全歼日寇18师团
家门口打响最后一场战斗
来稿请寄
新民晚报记忆中的抗战A09中国远征军全歼日寇18师团 2015-07-03 2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