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蜀黍”这个词早几年就流行了,前不久因为被误写为“怪蜀黎”,又在网络上蹿红。
它的另一个写法是“怪叔叔”,特指某些道德水平有问题的中年男人——猥亵少女,性侵年轻女同事,都是“怪蜀黍”。
从“怪叔叔”到“怪蜀黍”,以小孩子语气转换音调,从“叔叔”前扬后抑,变成前抑后抑的“蜀黍”,产生了反讽和幽默效果。对音调进行修改而让词义产生转化,在流行词的诞生和传播过程中很常见。
我们身处变化剧烈的社会中,每天都有超猛话题出现。上周情况是,既有刘翔和葛天的离婚事件引发各种段子满天飞,又有某专车聘请一些演员和知名人士做形象广告,以安全为切入口攻击所谓“黑车”不安全,直指某共享平台,却遭到网友强烈反弹。
这个广告事件一时风头无两,力压“前贤”。人们反批评某专车,不是不关心安全,而是共享平台不等于安全问题。更多人希望打破垄断,出租车更方便,车况更卫生更安全,司机服务更优质,普惠广大的民众。
谈到安全问题,共享平台实名登记,对汽车有检验程序,在使用网络共享平台时,司机和用户双方都有明确信息,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容易追查到根源。我认为,这才是更安全的措施。我常使用共享平台的叫车服务,也替一些外来朋友远程叫车。因为信息明确,每一次行程都能记录追踪,大家都觉得安全又方便。很多人丢失随身物品,都能直接找到——而过去打出租车时,如果没有要小票,丢失的隐患就非常之大。
以此推知,现代城市文明的人际接触和交往中,透明信息才是安全保障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而网络共享平台上,还有评价机制,每一名司机的实际服务水平和态度,都会被用户打分评价,从而建立起司机信用档案。长期使用者在使用平台时,能够获知即将驶临的汽车信息,进行有效的甄别。反过来讲,司机和共享平台也可以追踪用户的情况,某些恶意人士图谋不轨,很容易追踪下落。相比之下,传统的在街道上招手打车的方式,行程隐匿不明,司机和顾客双方身份都不清楚。而这种模糊不清的人际方式,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一个匿名的、隐形的“怪蜀黍”,与一位名字、信息确实的中年汽车司机之间不能简单粗暴地画等号。所谓的安全问题,在这个话题中完全不构成一个合逻辑的因果关系。
社会道德具有下意识地甄别“义”与“不义”的能力,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一旦冒犯了这种道德底线,就会被迅速甄别出来,形成一边倒的谴责力量。这与明星个人婚姻私事还不完全一样。明星婚姻问题并不透明,双方也可以各执一词来为自己辩护,形成一个话语线团,牵扯不清。即使有人找到线头,费九牛二虎之力扯开,也会发现,线团的中心什么也没有。
因此,我们更应该明白,最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的方式,不是垄断,而是信息透明。一旦形成一个普遍的、社会性的监督评价机制,那么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社会资源。
至于把“怪蜀黍”误写成“怪蜀黎”并印在广告上,这真不能“吊打文案”,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因为手癌患者用五笔字型输入时,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非专业人士常常“眼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