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注胶虾”拷问监管执行力
刘晶瑶
  刘晶瑶

  日前,浙江瑞安发现有农贸市场出售注胶大明虾,市场监管局介入调查。业内人士称,注射明胶既能增加重量,还可以让冰冻虾卖相好。专家称,具体属于什么物质需要专业机构检测确定。

  看来,我们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抱着科普精神去学习如何鉴别“注胶虾”了。有业内人士贴出鉴别方法:虾头特别鼓的不要买,虾头冻成一个团的不要买,撬开硬壳看是否有胶状物,煮后看是否浮起白色块状物……总而言之一句话,最根本的办法是买活虾。看过这种贴心的科普帖后,真是觉得“不明觉厉”啊。这就像告诉我们,想吃放心菜,最好自己种,想吃放心油,最好自己榨。

  对消费者而言,再次从问题食品上学习“科普”知识,是一种无奈。这一事件并不该就此画上句号,市场上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注胶虾”,该有个说法。如果每遇到一个新的问题食品,我们就小心绕过,把它从餐单上划出,那么将近年来媒体曝光的问题食品拉个清单,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国人原本丰富多彩的餐桌,已经失色不少。

  今年4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经审议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号称彰显铁腕气质,要求构建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以这部法律为基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作出调整,建立完善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建设也要不断跟进,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制度、措施和标准。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了“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还需要最严厉的执行,要像掀起反腐风暴那样,“打虎”“拍蝇”不留死角,将食品安全领域造假牟利者一一清除出去,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餐桌。不能总是打游击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没有发现,万事大吉。我们的食品安全不能停留在“围、追、堵、截”的防御层面上,而是应当联合执法、主动出击,将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调动起来,对市场上的食品开展全面的监测和定期检查。

  与此同时,还要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处罚力度,将违法成本提高到造假者无力承受的地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企业经营黑名单,一旦发现造假行为,终身不允许其进入食品生产市场。疏通消费者的索赔和维权的渠道、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力度等等议题,也应纳入相关部门的视野。

  只有监管零容忍,才能期待食品安全零问题,“注胶虾”之类奇葩的问题食品才不会隔一段时间就来刷新公众认知底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特别报道
   第A27版:生态上海·金山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悠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注胶虾”拷问监管执行力
头顶的星空
别人的失误
给劳动者“恒温”的法律保护
“熊”脾气
“由商入仕”与“官员下海”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注胶虾”拷问监管执行力 2015-07-16 2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