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艺术热门展繁多带出的话题
~~~——艺术热门展繁多带出的话题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师们很“忙”但百姓很乐
——艺术热门展繁多带出的话题
尹仁沐
■ 在上海,“热门展”总能吸引无数观众挤破头来参观
■ 前来参观的老百姓或许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但只要来了必然就会有收获
■ 如今,国外“冷门”展反而红火了起来,一些不算经典的作品反而更耐人寻味
■ 现当代艺术作品需要策展方更合理地规划,才能体现出其魅力所在
■ 真正的好作品值得耐心排队等待
■ 高人气背后还是需要展出的高品质来保障
  ◆ 尹仁沐

  ● 热点观察

  11月将在K11美术馆展出的《跨界大师·鬼才达利》早早打响了广告;而9月26日将在外滩开幕的《疯狂达利艺术大展》也堪称“重量级”展出。在观众眼花缭乱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近两年内的“热门展”“大师展”真不少,梵高、莫奈、安迪·沃霍尔等名字一出现,都是每展必火。那么,老百姓过了眼瘾,是否就真的满足了呢?

  先看人后看展 百姓叫好才叫座

  数数这两年在上海引起热潮的艺术展,几个熟悉的名字几乎总是反复听到:梵高、安迪·沃霍尔、莫奈……也难怪策展方千方百计都要引进这几位艺术大师的作品,因为这些名字可谓是一把把“尚方宝剑”,几乎是“宝剑一出,莫敢不从”,老百姓似乎就是喜爱这些名气响当当的经典大师,可谓“有大师必火”。不过也怪不得老百姓有这样的趋势,毕竟对于非业内人士的普通人来说,名气大的那就是“金字招牌”,总觉得口碑品质都差不了,哪怕看不懂,去过过眼也彰显得自己颇有艺术范儿。

  正因老百姓有如此心态,对于策展方而言,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责任。纵观几场热门艺术展,除了公共美术馆内举办的票价相对平民化,其他的几乎都不低于百元,这一笔支出对于慕名而来的普通观众而言,他们期望得到的自然是一场能够值回票价的视听盛宴。去年轰动上海的“莫奈展”展期不短,然而观众几乎天天排队入场,如果说前期的轰动可能是由于莫奈的名气响,或主办方宣传力度大造成的,那么一个月过后的高人气则足以证明了这场展出是真材实料的。的确,不大的展出区域内满满都是大师莫奈的真迹,很多作品就算到国外也未必看得全,如今却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这样的机会怎不令观众心动?正因观众有如此期待,主办方在策展时应该更加投入心力,才能让大师们的“金字招牌”名副其实。

  “冷门”要靠策划

  关键在宣传引导

  相比国内市场来来去去就这么几个大师到处“赶场子”的局面,国外如今却正时兴“冷门”展。7月5日在大英博物馆刚结束的“定义美:古希腊艺术中的身体”在当地就挺火热,甚至引起了不少人对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复古热”。在如今这个“以瘦为美”的天下,再来回顾古希腊时期的人体雕塑,仿佛给人们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那个男性以力量美为豪,女性以丰盈圆润为标准的时代,雕塑的美感既令人们想去重温古希腊艺术的经典,更让人反思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反而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其实,对于老百姓而言,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他们喜欢,但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名气响而先入为主地认为展出一定好看;除了经典名作,老百姓同样需要新鲜的内容看,同样需要了解“冷门”艺术的魅力。如何为普通百姓引进有意思的“冷门”经典作品或现当代艺术品,反而是对主办方和策展人的新要求、新挑战,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合理地布展,缺少恰到好处的宣传,显然很难让普通人去发现。对于上海而言,除了“热门”展,有特色的“冷门”展也不可少。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对外交流的相对便利,使得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引入国内外的优秀艺术品。如何为老百姓展现更多更新的作品,除了盈利,还需要肩负起更多艺术教育的责任。

  质量重于数量

  艺术品质放第一

  如今,国内每年都有不少艺术大师展,有些甚至还会和国外的展出“撞车”,不懂行的老百姓不禁要担心了:大师们分身无术,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不是真迹?号称“重量级”的展出分量够足吗?

  其实不用这么担心,哪怕是同一件作品同时出现在两地,很可能两件都是“真迹”。比如根据法国的法律可以认定,同一件艺术家作品可以复制不超过12件的版权作品,这些复制作品都可以被认为是“真迹”。尽管如此,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但很少有机会听说这样的“行规”,而且即便知道有这种情况,复制版权的作品与那独一无二的原作还是存在差异的,起码在心理期待值上一定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展出的作品一旦“撞车”,老百姓们就疑惑了,因为这些知识很少有人来告诉他们,如果主办方不加以说明,他们也无法判断自己看到的“真迹”是哪一种情况。其实,这些信息不妨更清楚地为观众进行说明,相信老百姓不但长了知识,也会更认真地欣赏作品的。

  对于上海这个在国内相对领先的艺术市场而言,对艺术感兴趣的普通人已不仅仅满足于“知名艺术家”或是“著名作品”这样的名号了,在有了一定的鉴赏水平后,老百姓的艺术品位自然也水涨船高。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展的数量相对而言就没有质量来得关键。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艺术展同样如此。百姓乐得见到琳琅满目的各色展出,但更加希望参与的是令人难忘的精彩展出。我们的策展人们,还请更多用用心思,“热门”展繁多也不如“经典”展令人记忆深刻,艺术品质还需更严格地把好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大师们很“忙”但百姓很乐
复制品也挺好
新民晚报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C02大师们很“忙”但百姓很乐 2015-07-18 2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