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诗吟的是旧时长安,但可能因为我去西安时真没看到什么花,所以潜意识里无法将它和“春城”搭边(不过唐时的陕西大地气候温润,植被丰美,长安真是花团锦簇,这是要说明白的,不然会被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合起来打)。昆明占便宜叫春城,赶巧又四季如春,花开不败,我就老觉得“春城无处不飞花”用来形容昆明更好。
昆明虽然地处西南,但真心是座很小资的城市,它的小资还比较接地气,不是北上广那种矜贵,而是那种很朴实的小资,你说它略村气也无妨,我大云南就是这般敞亮!
我有时在丽江住久了,偶尔到了昆明,俨然是到了大坝子、大城市,颇有乡下人进城赶集的乐趣,又吃又喝又买,逛逛无印良品,补给点家居用品,买几件好点的户外装备,都是必须的,逮着机会要狂喝星巴克,谁让我俗气呢!
这次去泰国,来回经过昆明,我还是不能免俗地这么扫荡了一次。然后心满意足回到village。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昆明长水机场和首都机场一样,已经给我踏实的感觉,飞机一落地,我就有种到家了的感觉。
虽然新建的长水机场,人称又长又水,但其实还是可以的,尤其地勤服务很好,我每次过境都要麻烦他们,有好几次从国外飞回来,停机坪到出口距离很远,他们推着我,陪我等司机,一点也没有不耐烦,言谈中尽显云南人的质朴。
要命的是,我喜欢云南的食物,云南食材真是应有尽有,新鲜到令人发指啊!更要命的是,云南人挺爱吃,反正地处边陲,闲来无事么!近至大江南北,远至东南亚的菜都整得像模像样。菜好吃,火锅烧烤也好吃,真是不科学。
我曾一本正经对人说,一个人的乡愁多半是建立在味觉上的,如果他对一个地方的食物没有眷恋,就很难对那个地方兴起真正的乡愁。我对云南是有乡愁的,每次飞机一落地,我就开始盘算吃什么,那些美食已经伸出小手,扭动腰肢,妖娆地勾引我,每一种美食在我脑海中都栩栩如生,此起彼伏……
我在心里呐喊,肥死我算了,都别拦着我!我要吃烤竹虫,烤蝉蛹,烤五花肉,烤鸡脚,烤猪手,各种烧烤,我要吃烧饵块,烧豆腐,各种米线饵丝,各种包烧……
如果是白天到,我会规矩点,找个云南菜馆正经撮一顿,云南有很多老宅子,好的会所,茶好饭好环境好,云庐、石屏会馆、一颗印是常去的,都是有历史的老宅,原先的主人都是近代云南的名流,现在是风流云散,旧时王谢宅,变作食客堂。
如果是晚上到,我就原形毕露了,对司机说,整起,我们去桃源街吃烧烤,去园西街吃小吃。司机原先会很惊恐地看我一眼,这么晚……后来,后来就见怪不怪了嘛。
顺便说一句,滇池和翠湖边颇有几家不错的饭馆和咖啡馆,真不辜负那环境,去待个下午很舒服。友情提示翠湖的红嘴鸥被养得太彪悍,根本不怕人,直接在手上抢食啊!有密集恐惧症患者千万别去凑!热!闹!
说了这么多吃的,其实是汪曾祺害我的,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在昆明待过,后来写散文,屡屡声情并茂的回忆,我这人也是,士子文人家国天下的情怀忘了大半,偏是这些风土人情,乡土小吃,牢记多年。
除了美食,说点正事,昆明是个非常有历史遗思的城市,大观楼上那副脍炙人口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长联不能不提。由春秋战国到如今,这城市渐渐由原始的草莽蜕变成精致,这春光明媚的城市,乍然相逢总给人风花雪月的遐思,而在遐思之中更有风骨峻烈,古史且不谈,只说近代,陆军讲武学堂的那些名将,抗战时滇缅远征军为国捐躯的将士,乃至于西南联大的文人学士,这些都是这城市不能抹灭的沧桑,刻入血骨的印记,
亦有情怀亦有思,这些都是,闲散日子,穿街走巷,我所能想起的壮怀激烈。
像邂逅一个历经世事,容颜不衰,气韵不堕的美人,它的举手投足时时有旧时风范,予我惊动,它们提醒着我,没有什么幸福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所依附的今日,正是过去的未来,亦是来日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