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谈谈理想主义。就比如,今天在报章上执笔的人,我想,多数在年轻时都是因为“铁肩担道义”的热血而入行的。
知名的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曾探讨过“理想主义者是怎样的一群人”。讨论条数上万,回答自然也是五花八门。总结下来大抵也就是三条:“追寻长期的目标胜过短期的目标”;“对理念的坚持胜过对利益的追逐”;“思维与行动常超越自我的界限,能为更多人的福祉担当”。嗯,是的,这估计和许多人眼里的“理想主义”定义并无太多差异。
然而,许多时候,怀揣理想尤其是执着于自己信仰的这件事,说着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这几天,我很想为一位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小伙鼓一下掌。虽然,他的“考古游历”让他在伊拉克参观古迹时被当地部队扣押,但他多年来对于探寻古老文明自发而生的执着仍不禁令人钦佩。翻看他的足迹,他已经利用假期几乎走遍了全中国,其中包括500多个小县城,而在网上晒旅行照片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向世人展示各地尚未被开发的古迹。
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里,我们有自诩理想主义者、转头却劝人“社会就是这样,你要看开点”的成功人士,有逢年过节就求神拜佛、与所谓大师结对的身居高位者,更有打着理想主义旗号、堂而皇之做着“利己事”的人。这几天,一位周姓女生盗用他人的摄影作品申请“伦敦艺术大学”,居然还希望原作者能分享创作心得,以此圆她的摄影理想。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真心是为这种理想“醉了”。
如此看来,北大小伙这样的“书呆子”真的有点少了。当然,我并不是要鼓励太危险的冒险主义,只是,当不少人抨击北大小伙如此“冒险”是“对不起父母”的时候,我还是想不怕死地顶一句: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给予的首付、车子甚至婚宴酒席,还要求父母替你带着孩子,这就是对得起父母了吗?不过,幸好,小伙子还算幸运,目前人身安全没有问题,伊拉克有关方面也已确认他与IS组织无关,预计下周就可以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