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是破坏性的创新
张炯强
  教授名片

  同济经管学院顾问院长

  工程院院士

  郭重庆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IBM的CEO曾对奥巴马说这样了一句话,几乎任何东西都可实现数字化、互联网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情景……从决策到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还有什么信息不能被挖掘、分析和优化呢?这就是智慧地球的起始点,从此一切开始智慧化了。”近日,就“互联网+”的话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顾问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接受了记者采访。

  郭重庆认为,“互联网+”应视为一次破坏性创新,是一场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当下,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交汇点上,抓住了就是机遇,错过了就是挑战。信息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各行各业唯有变革才能适应时代,并生存下去。“互联网+”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一些行业的消失、衰弱,或者说新的就业机会的产生。

  郭重庆说,互联网经济的特征是开放、公众参与、普惠、脱媒、平等、公平,弱化了空间的地理距离影响,削弱了经济信息的不对称性,强化消费者的主导地位。“互联网+”是重塑、重构再造一个产业的过程,不是小打小闹,不是改良,是颠覆,是一场产业革命。因此必须把“互联网+”提高到产业革命的高度认识。德国有工业领域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但他们提出的工业4.0,其表述得也太过技术化,它倾向于建造无人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重硬配置、强调过程,偏向于传统工业化思维。

  如今,一个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互联网将重新定义各行各业,将打破传统。“过去是水泥+钢筋,现在是指尖+点击”,郭重庆说,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已经有了质的转变,凭借物理层面和信息层面的融合,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能阶必然会有一个量的提升。可以说,“互联网+”是一场富有破坏性的创新,其过程未必轻松,甚至是痛苦的、对抗性的,但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

  这位工程院院士最后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中国经济的产业格局和今天开放的互联网经济不大相称,我们的军工、交通、通讯、教育、医疗基本是封闭的,公众是难以参与的,体制是保守的,缺乏竞争力的。“互联网+”的风潮势必会遇到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难点,打破中国经济的封闭产业格局是开放性互联网经济的必然诉求。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互动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民资讯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百姓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6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04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6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10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科技与资本密切结合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是破坏性的创新
广告
新民晚报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B07“互联网+”是破坏性的创新 2015-07-25 2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