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战平息内心高兴
在观展中,记者注意到一本特殊的日记,它的主人是曾任国民政府最后一任上海代理市长的赵祖康。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工务局长、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等职,1982年当选民革中央副主席,1995年在上海病逝。
在这本日记中,详尽记录了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前后赵祖康的工作情况以及所思所想。在前半部分,可以感受到解放前夕赵祖康和当时许多上海市民一样忐忑不安,虽然未来并不明朗,却仍坚守岗位,积极奔走各方斡旋,希望能在战火中保全上海。在上海临近解放的那几天,赵祖康已经被任命为代理市长,日记中大多依然是日常琐碎工作,很少有记录当时心情,但当他看到市中心的巷战基本平息,市府竖起白旗,警卫的枪支被堆在一起时,赵祖康破天荒地在日记中抒了一次情:“内心很平静高兴。”
“一砖一证”记录历史
在展览中,有一张毕业证书与一块地基砖,记录了1922年10月23 日成立的老上海大学办学的光辉历史。
毕业证书的捐赠者名叫丁嘉树,著名作家。他于1922年进入老上海大学读书,1926年毕业。他还在老上大短期任过教,上大的几年对其思想的影响很大,交往的都是一些进步的左翼文学青年。2014年10月23日,丁嘉树之子丁勇向校方捐赠了父亲的毕业证书。这是目前已知仅存的老上海大学毕业证书。
“農專”是于右任先生1934年为创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题写的,该校建校时将“農專”二字烧制于部分砖上,作为奠基和主要建筑物的标志,由于当时制作的砖总量极少,因此“農專”砖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人员、收藏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竞相追逐和珍藏的精品。由于于右任先生曾担任过上海大学校长,所以,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赠送了一块珍贵的农砖给上海大学,以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
全国统战工作源头在上海
市委统战部研究室布展负责人李迅告诉记者,全国统战工作的源头正是在上海。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的肇始和发端。本次展览也是上海建国以来第一次全景式的统一战线历史文物实物的陈列展示。
在展览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实物照片将与市民见面,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文学理论战线的领导人冯雪峰赠送给鲁迅的一盏台灯一只钢笔,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左联领袖鲁迅的交往历程;雪耻社“毋忘五卅”银戒、1947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五卅纪念22周年邮票销印件,则是五卅运动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1949年中福会迎解放使用的腰鼓,上海市民曾敲着它欢迎解放军入城;一张对党外高级知识分子照顾的票证,见证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上海对1600余名上层民主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标志着中央对反右斗争中错误的纠正。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