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种种,多是祝福与祥喻。真正的幸与兴,更靠努力去获得。最大的贵人,一直都是自己。
中国申冬奥,贵人,便是北京与张家口。
阿拉木图是前苏联的冬季项目基地,那么自然丰盛的天然雪景,的确打动人心。北京说:“我们有着2008年累积下来的办赛经验,这难道不更加珍贵?”已年近80岁的魏纪中曾担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他也是此次申冬奥团队的成员。老人的话异常朴实:“当初那批北京奥运团队的人,现在很多都已经五六十岁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积累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我们办好冬奥会。”北京,留有厚实的奥运理念与实践。
奥运,也是民生。申冬奥的规划中,高铁将是联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的交通工具。京张高铁的投资额是150亿元人民币,和全国全年8000亿元人民币的铁路建设投资规模相比,这个数字并不大,意义却深远。张家口赛区的拆迁仅涉及两个自然村,约有一千名村民需要搬迁,而根据入户调查,99.5%以上的村民都支持搬迁办冬奥。当地村民搬迁后,不仅居住条件能够获得很大的改善,而且适龄劳动力人口还将获得就近安置。
冬奥会,对国人来说是新事物。眼下,光是申办过程的衍生,已带动起一波冬季项目关注与参与热潮。冰雪项目普及化,市民出行便捷化,城市规划科学化,奥运优化生活。申奥,无关胜负,这一姿态本身,就是拥抱与喝彩。北京,为自己创造如意吉祥。瞧,紫气正东来!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