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电梯维保工的酸甜苦辣
杜雨敖 萧君玮
  昨天中午11时,上海的气温飙升到37℃。46岁的电梯维保工杨勇群在接到报修电话半小时后赶到周浦的一个住宅小区,把车匆匆停在一块空地上就带着徒弟钻进了一栋楼,边跑边对保安解释:“41号楼修电梯!”

  17分钟后,41号楼的电梯在7楼修好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老伯伯从里面走出来,满脸怒气地瞪着杨勇群师徒二人,用上海话说他们保养电梯是装样子,总是出问题,周围邻居也来帮腔。若不是物业和保安耐心劝说,两人几乎走不了。 

  辛苦还被骂出门

  像这样被百姓骂着出门的经历,在杨勇群30年的工作生涯中是近5年才出现的。他说电梯维保是特殊行业,需要他24小时待命,根本不分白天黑夜,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但是很多小区因为业委会与物业之间的矛盾,都将电梯故障的火发在他们这些维保工身上,因为公司有规定不能与客户争吵,他们只能忍。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上海市电梯维保内容根据规定多达90项。这90项内容里面有31项是每次必做,做足一次需要2-3个小时。

  但是,杨勇群说,现在很少有人能按照指定的31项进行维保。他直言,当下很多电梯维保的杂牌公司往往只是敷衍了事,每个工人平均负责五六十台电梯,除去赶路时间,到了现场最多只能擦擦灰、加加油。

  月薪只有四五千

  “十年前,我觉得日子好得不得了,安装保养电梯是人家求着我们师傅,好烟好酒递过来,我们干活觉得开心,收入一直在3000元以上。后来慢慢地,日子开始变了,变得动不动就投诉,维保的价格越来越低,活越干越多,顾客要求越来越高。”杨勇群所说的,就是现在电梯行业的普遍现象。 

  在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梯维保工的工资维持在4000-5000元/月左右,少数资深的维保人员工资在万元左右。杨勇群说:“那些万元以上的维保工优势是懂电脑还掌握了高精尖的技术,但即使再年轻也得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奋斗15年以上。”

  但是在美国,电梯维保工是十大蓝领职业之首,对于维保工的要求,在整个电梯行业里可以说是最高的。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这些“安装、装配和维修货梯和客梯,并对它们的电动或液压装置进行维护的人”平均年薪是7.65万美元,而该行业的前10%的高收入者平均年薪甚至高达10.96万美元。

  老杨的目标是他维修的电梯不许死一个人,他是做到了,但像他这样的人能有多少?这是一个疑问。

  行业缺乏责任心

  杨勇群说:“这十几年,我受过不少苦,记得有一次一家物业第一次叫我上门保养,我卖力干想争取签个季度合同,还免费送了对方两次,物业经理挺满意我的活,但是又觉得每月350元的维保费贵,我降到300元,准备签合同的时候被一家野鸡公司的山寨维保员抢走了,一打听他报的价格只有每月150元,这个价格简直离谱,谁都知道行业内压低价格只能以修代保,用配件挣钱,可物业还是把我甩了,正规的合同我揣在身上,物业经理连门都不给我开!” 

  “还有干我们这行,太容易被一些物业经理敲竹杠,说白了就是回扣小费,行情普遍是2%-5%,我的价格已经很低了,再给小费,我还能剩下什么?” 

  当记者问起,是否一辈子干维保工,老杨说:“我是不会动了,眼下收入虽低,但已经这样了。这15年,我带出的徒弟最长在这个行业待不过3年,最短的几个月。这两年大量农民工进城,零基础的跑来干维保,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了,考不上上岗证,我是不会让他们独立出门的,即使是学了一年以上的徒弟,也只会处理简单问题。电梯是个垂直的交通工具,用心人能把它保养得跟自家汽车一样,老百姓只要在上下时有安全意识,一切就很正常。” 

  采访在38℃的天结束,老杨又接到电话继续赶他下一个活……

  维保人员缺口大

  湖北荆州的电梯吞人事件也凸显出电梯维护的难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我国,每年新增电梯几十万台,去年一年新增近70万台。然而,电梯维保单位良莠不齐,城市电梯维保行业缺口巨大。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秦炯介绍,以上海为例,电梯20万台,有资质的维保人员却仅仅5000人左右。 

  近年来随着全国房地产开发热潮,住宅电梯的大量产生,一些维保企业通过压低报价来抢占市场,但由于维保企业准入机制不健全,好多都是鱼目混珠,也造成服务跟不上的恶性循环。

  秦炯表示,上海的电梯维保单位在300家左右。按照3个梯队来分,其中三分之一是整机厂家自己拥有维保团队,这样的企业十到二十家左右;其次是大型社会维保单位,保养台数在1000台以上的达到30家左右,也同样消化了市场的1/3;而剩下的5-6万台电梯,则被250家中小维保企业瓜分。

  “现状是一些小的维保企业其实就是‘皮包公司’和物业勾结,多数只有一个电话。价格是压低了,服务是明显跟不上的。”秦炯认为,行业亟待提高进入门槛。行业协会也与质监部门一起,设立维保企业的黑名单制度。

  新民网 杜雨敖 萧君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医院/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互动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申城电梯将可自己“开口报错”
一个电梯维保工的酸甜苦辣
国外如何严防电梯“吃人”
新民晚报焦点A03一个电梯维保工的酸甜苦辣 2015-07-30 2 2015年07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