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化笔墨为烟云
陈茗屋
  陈茗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和汤兆基兄、徐云叔兄一起执教市青年宫的篆刻班。

  一天晚上轮到我上课,青年宫一位值班的干部踱来蹭课。结束后,他拉着我说,陈老师,你刚才介绍的黄牧甫,我家里有他四个大图章呢!我大吃一惊。他接着介绍说,图章的边上都刻着“牧甫”,是其外婆的遗物,有一抽屉之多,可惜都被他们兄弟小时候在地上“造房子”画圆圈玩掉了,就剩下这四个。

  我很希望能钤拓一份,撰文介绍给黄牧甫爱好者。当时,黄氏的资料罕见。那位干部高兴地答应了,邀请我去他家钤拓。

  那是一个严冬的晚上,好冷。当我摩挲“化笔墨为烟云”(见图)、“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岭上白云”“茶熟香温且自看”这四个印章时,心里涌上的是无比的温暖。太好了。其中一个还是长跋,且都是大印。前两个印谱中有,后两个则从未见过。尤为珍奇。我一边欣赏,一边称赞,赞不绝口。

  那位干部急切地问我,都是真的?值钱吗?我认真地回答,真的,真的;值钱,值钱。

  当我取出印泥和工具准备钤拓时,不料他竟一把将我手中的印章取走,连同另外三个放回抽屉。我大吃一惊。他从容道来:哎哟哟,仔细想想,老人家留下的,盖出来让人看到了,不大好吧?!

  我知道闯祸了,说什么真的,说什么值钱,自讨苦吃。我只好结结巴巴地解释——第一,写文章介绍时肯定写明是您的收藏;第二,稿费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他真是个痛快人,立马同意了。

  我写的那篇文章是《黄牧甫四印》,刊发在《书法》杂志一九八二年三月号上。那是我关于黄牧甫的第一篇文章。

  这四印中,我最为欣赏的是《化笔墨为烟云》。此印作于光绪九年十一月,黄氏三十五岁,是其早年的代表作,端庄、大方、风度翩翩。

  这六个字宛如用毛笔在宣纸上写出,浓浓的笔意和篆书特有的情趣,逼人而至。加上犀利而不失含蓄的刀味,呈现出篆刻作品所特有的“韵”。

  古人把篆刻用刀称为铁笔,大有深意。它不同于笔,高于笔;不同于刀,高于刀。是刀笔的有机结合,兼有二者的长处。在黄牧甫这样的大师手中,它的笔意是醇厚的,却不失犀利;它的刀味是犀利的,却又不失醇厚。

  犀利和醇厚这一对矛盾,在黄牧甫的印章中得到和谐的统一。这一方印章虽是青年时代的作品。已经达到令人眩目的高度。

  印中的六个字,是小篆中皖派邓石如、吴让之一路的平常面目。大方又具姿态,像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朝你嫣然一笑。这一路篆书,很讲究一个“度”。过了,便堕入轻佻。

  变化的“化”在篆体中的标准写法是“匕”。在闲章中,一般都遵循传统。如果刻制人名印,则应该从俗,刻作“化”为妥。

  这方印侧有长跋——或讥完白(邓石如)印失古法,此规规守木板之秦汉者之语。善乎,魏丈稼孙(魏锡曾,金石家)之言曰:“完白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卓见定论。千古不可磨灭。陈胜投耒,武侯抱膝,尚不免为偶耕浅识者之所嗤笑,况以笔墨供人玩好者耶!

  说得太好了。愧煞我们这些篆书过不了关的“现代篆刻家”。

  黄牧甫和吴昌硕是同代人,比吴公小五岁,却早走了二十多年。因其没有到过上海,所以在本埠的声誉远逊于吴公。不过,说句实话,在清代末期,能和吴公颉颃者,一人而已!

  当然,二人风格迥异。吴公像葱爆鳝糊,黄公如清蒸刀鱼,但都是无上佳味。

  我嗜鳝糊,在日本吃不到。出了江南,其味亦异。然而我更喜欢清蒸的,小时候,妈妈经常做的。那时候,长江刀鱼很便宜。“小人有母”,妈妈九十多了,老了,再也做不成菜肴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12版:大数据分析/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样本/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4版:专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现场
   第C06版:活动/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8版:资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10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C12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莫斯科郊外
怀想那一把土
化笔墨为烟云
择一飞升去天堂
化笔墨为烟云
碗莲说
蝉唱 (外一首)
新民晚报夜光杯C13化笔墨为烟云 2015-08-01 2 2015年08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