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政府7月29日证实,塔利班最高领袖奥马尔两年多前就已病亡。原定7月31日举行的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和谈随即取消。
奥马尔之死对塔利班会有什么影响?阿富汗和谈前景如何?本期“论坛”特请专家作一分析。
1 双方势均力敌构成和谈基础
问: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和谈情况如何?
答:阿富汗局势自去年年底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宣布战争结束后进入了新阶段。在美国继续保留上万大兵的情况下,如何取得阿富汗的民族和解与政治和解是一大难题,其中最大的课题是塔利班。
作为宗教极端势力的代表,塔利班在阿富汗根深蒂固,而且拥有强大的武装势力,在与北约联军长达十多年的冲突中成为美国的梦魇。它奉行“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无法从谈判桌上得到”的原则,今年以来已经在包括喀布尔在内的阿富汗各地发动大规模袭击。
对阿富汗政府来说,既然难以在武力上控制乃至战胜塔利班,寻求和解也是必然。塔利班也似乎深谙此点,于是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悄然启动。初看似乎颇为矛盾:既然塔利班有能力发动袭击,为何又要谈判?其实塔利班也很难在军事上占绝对优势,即使喀布尔政府对阿富汗各地控制能力十分有限,但毕竟是合法政府,得到国际社会大量支持,塔利班想在军事上彻底取胜也没有可能。正是双方都存在弱点,才构成了和谈的基础。
据外电报道,塔利班代表去年11月初访问了北京。而之前阿富汗总统加尼也已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出席了伊斯坦布尔进程的北京会议(该会议本应去年8月在天津举行,因阿富汗选举出现困局而延宕,最后改在北京举行)。阿富汗和谈双方在北京启动和解进程,得到国际社会欢迎。中国虽然对此持谨慎态度,没有正式报道和解释,但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加尼总统时强调了中国对阿富汗局势的立场,即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自此以后,阿富汗和解进程开始缓慢进行。
今年7月初,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实现了首轮正式会谈,确定了基本方向,即努力促成全面停火,在此基础上可能举行由高级领导人直接参与的谈判。双方商定,7月31日举行第二轮会谈。
2 宣布死讯可为双方提供缓冲
问:为什么会在会谈前夕突然曝出塔利班头目奥马尔之死的消息?
答:7月29日,英国广播公司突然援引阿富汗政府及情报机构人士的话报道,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早在两三年前已经病死。对此塔利班予以否认,阿富汗政府则称需要调查。然而当晚及次日,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即先后证实,奥马尔确在两年多前死亡。
这条消息在国际上引起震动,既然塔利班最高领导人都已死亡,拟议中双方领导人的会谈自然也将搁浅。因此而引出的问题,阿富汗政府是真的刚知道这个消息,还是向媒体“放风”故意抛出消息?从随后各方反应,包括美国国务院迅速认同消息的真实性来看,奥马尔的死讯是各方之前就已经了解的。
在会谈举行前夕曝出奥马尔死讯,说明阿富汗和谈本身仍然存在一定变数。
首先是谁来谈判的问题。根据安排,第二轮会谈本应由双方领导人直接参与。这虽然不表示非得最高领导人参与,但从在巴基斯坦举行的首轮谈判来看,接下来双方对是否全面停火必须有个结果,由最高领导人达成协议更合适一些。特别是如果喀布尔政府要求最高领导人参与,就必然迫使塔利班亮出底牌。尽管塔利班或许认为瞒着奥马尔死讯更有利,但形势终究比人强。
其次是时机问题。根据本来安排的7月31日会谈,双方可能都还需要时间进行各种磋商,以确保谈判结果能够实现,奥马尔的死讯则可以提供一个缓冲。所以在宣布奥马尔死讯后,立即暂缓第二轮会谈,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双方还是有决心达成积极的成果。
值得关注的是,在巴基斯坦举行的首轮阿富汗和谈,中美都派了观察员出席,显示两大国在阿富汗局势上的某种协调,以及两大国同和谈双方都应该有一定的沟通渠道。至于两大国究竟有多大影响力,现在还较难揣测,但有影响力是不争的事实,因为阿富汗局势如何走向,对中美都不是小事。
美国在阿富汗打了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今后阿富汗怎么发展,对美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奥巴马已经不再考虑将阿富汗问题置于外交遗产表上,但还在那里苦熬的上万名美军怎么办,给下届政府留下什么摊子,都是奥巴马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中国而言,我们当然希望阿富汗能够恢复稳定与持久和平,降低乃至消除极端主义势力的影响,这对中国的周边战略以及正在火热推行中的“一带一路”战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奥马尔的死讯其实并不突然,关键是能否转化成处理阿富汗问题的“正能量”。
3 新领导人温和与否尚待观察
问:奥马尔之死对塔利班有什么影响?
答:奥马尔是在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圣战者英雄”,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形态倾向,因此在冷战结束后兴起的原教旨主义运动中得以进一步发展。他所领导的塔利班在阿富汗这个被大国彻底遗弃的战乱国度取得统治地位,应当说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奥马尔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后,他成为军事上的最高首领,同时又是这个政权的精神领袖。两者兼而得之,这在放弃世俗主义转而奉行政教一体的伊斯兰国家也是比较少见的,说明奥马尔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将奥马尔列为通缉对象,悬赏千万美元。
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击溃了塔利班政权,但并没有消灭它,在接下来的漫长冲突中,塔利班力量分散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在广大的部落山区依然维持着控制力,与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及阿富汗政府军展开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塔利班似乎也从奉行原教旨主义的政权力量转变为与占领军展开搏斗的“民族主义力量”,这给阿富汗局势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奥马尔成为烈火中再生的“不死鸟”,继续以地下状态发挥精神领袖的作用。塔利班不愿宣布他的死讯,显然有着某些功利性的考量。
国际上现在最关心的是奥马尔死后谁是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不过究其实,如果奥马尔确实是两年多前就已病死的话,这个问题在塔利班内部应早已解决。因为在过去的两年多里,塔利班的运作并没有停止,其中包括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设立办事处,并得到美国国务院默认,乃至于一度曾经宣布美国将在那里与塔利班谈判。这些重大事项的进展都是在奥马尔死后发生的,显示塔利班新领导层早已经产生。
至于媒体报道奥马尔26岁的儿子雅各布也曾经有份继承领袖地位,应当是一个故事,就算确实曾经有过这种可能,也已经是历史了。随着奥马尔死讯的宣布,曼苏尔已经正式登上塔利班前台,而这本来就是宣布奥马尔死讯的主要动因。
曼苏尔对塔利班的掌控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近日媒体报道,塔利班内斗渐趋公开化。雅各布发表声明谴责曼苏尔篡权,塔利班好战派批评曼苏尔向阿富汗政府妥协,塔利班驻卡塔尔办事处负责人甚至辞职抗议。
曼苏尔一向低调,外界并不太了解他的主张。根据2014年以来塔利班的行为看,曼苏尔的反西方态度与前任奥马尔并无二致,但他对北约撤出后与喀布尔政府和谈似乎持开放态度,而这一点是阿富汗局势的决定性因素。有些媒体因此将曼苏尔归入温和派,但到底温和与否还是要观察,毕竟塔利班继续在阿富汗各地对政府目标发动袭击,双方和谈也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
4 塔利班意识形态是和谈难点
问:阿富汗和谈前景如何?
答:阿富汗和谈是一个充满诡异变数的进程。从奥巴马宣布美国将结束在阿富汗的战争时起,理论上阿富汗和谈进程就已经进入议程。因为漫长的冲突已经证明双方都无法在军事上形成绝对支配地位,没有和谈,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稳定、各方和平相处的国家,而这样的阿富汗已经是遥远的记忆,还是在君主制的时候曾经有过。但在现实中,由于阿富汗仍然处于外国军队占领之下,真正的和谈很难展开。
奥马尔所代表的塔利班除了拥有军事力量,还是宗教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鼓吹者。从和谈的性质来看,真正的难点是在后者,即如果塔利班不放弃这种意识形态及相关价值观,那么阿富汗未来的政治格局是否应该对此包容?或者喀布尔政府应该调整社会发展进程的步伐,以达到政治和解的初步目标?这些问题的难度非常大,没有现成答案。
奥马尔之所以成为塔利班的精神领袖,当然是因为他的宗教极端主义信仰。塔利班在喀布尔当政时期的所作所为是原教旨主义的治理样板,进而又成为国际极端主义势力的温床。奥马尔之死给塔利班提供了新的选择可能,这也是国际社会的期望,但没有什么因素可以确保塔利班从此走上和解之路。
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和解又有巨大风险,这就是阿富汗问题的现状。从各种迹象来看,奥马尔之死对和谈可能产生的积极因素更大一些,正如北约联军撤出阿富汗也是相对较积极的因素。假以时日,或许阿富汗和谈双方都有较大的后退空间,将给国际社会的积极干预留下余地。而接下来的第二轮会谈能否举行或许将成为标志性事件,可以验证奥马尔之死对阿富汗局势发展产生的到底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