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算盘岁月
郭树清
  ◆ 郭树清

  前段时间,我和爱人在收拾整理多年不用的物品时,发现了一把木制算盘,算盘上的色彩虽被流逝的岁月冲刷得有些暗淡,但却依旧勾起了我们诸多的回忆。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从大连海军部队转业时带回上海的。当年我爱人下乡在老家崇明时,当过生产队会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军后,被分配在部队驻地的百货公司批发部工作,一直与算盘打交道,这把算盘是在百货批发公司当会计时买的,一直用到转业回上海。以后,尽管在上海工作时调换过几个岗位,却没有离开过算盘这个行业,算盘可谓是陪伴了她从青年、中年,一直到退休的人生经历,至今已近40年,结下了深厚的情结。

  尽管现在算盘早已被电脑、计算器替代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们一直珍惜着那把算盘,把它珍藏着。这次搬家整理时,还是舍不得把它扔掉,并用报纸给它包好用绳子扎起来继续珍藏。

  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开始学珠算,就用上了算盘。那时候,学校每次上算术课,每位学生都会带上一把算盘,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家奔跑着,算盘背在后背上,那算盘珠随着飞快的脚步,噼里啪啦上下跳跃,响个不停,声音美妙极了。有调皮的孩子还会把算盘当拖车,将算盘珠当轮子,把书包放在算盘上面,一路拉着,一路狂奔,伴着一路声响,乐此不疲。

  那年,我学校毕业后回乡当上了生产队的记工员兼现金出纳员,凡是记工分、记现金出纳账都离不开算盘,尤其是到了年终分配时,那算盘可日夜忙个不停,有时几个会计聚在一起打着算盘,声音悦耳动听,给寂寞的乡村增添了一道色彩。于是,在当时能干打算盘的行当,成为人们眼中十分羡慕的活儿。

  据说,算盘称得上是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早在西周初年,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一种简陋的计算工具,即算筹。算筹是用竹片等制成小圆棍,计算时把这些小圆棍或横或竖地摆在平坦的物体上。后来经过不断进化演变,算筹成了算盘。运算时定位后拨珠子运算,谓之珠算。

  另据医学专家称,越来越多便捷的设备,让人们渐渐放弃了用大脑做计算题,容易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而用心算、笔算和算盘计算对大脑锻炼有好处。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把算盘越来越旧,框架上的油漆有些脱落,珠子也被磨损得失去了光泽,现在也已用报纸包起来存放进书柜里,但我们有时会拿出来静静地欣赏一番,任凭往事在脑海漂浮……在我们心中,这把算盘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历程,也记录着我们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轨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百姓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6版:家装专版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8版:大数据分析/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投资理念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抗战漫画》
《笑佛》根艺赏析
罗振玉:大饮则大盈
难忘算盘岁月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7难忘算盘岁月 2015-08-22 2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