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健报》近日有消息说:宁波镇海区蛟川街道石塘下村86岁的夏友声、84岁的周忠南、82岁的胡仁浩、74岁的夏友发4位丧偶老人组成特殊家庭,7年多来,他们一块上街买菜、一个锅里吃饭、一同去公园游玩、一起散步、一起聊天,悠哉乐哉,过上了“老来乐”的幸福生活,这种方式被誉为“拼家养老”,是否可以提倡?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公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目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仅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1.9%。目前,老年人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但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将面对着大多数家庭一对儿女需要照顾四个老人的严峻问题,而子女要上班,整天忙忙碌碌,有的不在身边,鞭长莫及,家庭与事业压力大如山,将这个难题交给社会也不现实。怎么办?“拼家养老”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就是“老帮老”、“老养老”,减轻社会与子女的负担。
要让“拼家养老”真正在能流行起来,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成为老年人和子女的共识;二是不能硬性强拼,要按照“老人自愿、子女同意”的原则,循序渐进;三是政府和涉老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尽量将脾气、性格、爱好、经济能力、文化程度和志向趣味比较相投的老人拼在一起;四是密切关注后续事务,“拼家养老”后子女和政府决不能有“松口气”的思想,更应加大关心力度。
让老年人这条历经风霜的船顺利驶向幸福的彼岸,需要这样那样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