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进厂时正逢译制重点片《阴谋与爱情》(德国影片),男女主角由毕克、李梓二位老师配音。我一直在录音棚里看配音,如饥似渴地学习。我很喜欢李梓的戏,收放自如,声音松弛。我心想,什么时候能达到这水平就好了。李梓是演员组组长,为人稳重,性格内向,我从未见她发脾气,未见她与人争执,好似有点“木讷”。苏秀说她“不显山不露水”,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李梓并非反应机灵出戏快的演员,但可经得起导演雕琢,一旦出戏,持久扎实。种种缘由使她得了个“木头”的美名——她的姓与名中又都带“木”字。
记得《阴谋与爱情》一片中,女主角露易斯最后服毒,断气前一段念白边喘边说,不但感情节奏须紧跟原片,又要字字清楚让观众听明白这段重要的台词。一场戏下来,大家去食堂吃午饭,李梓已辛苦得什么也吃不下了。可她不叫苦不喊累,坚持把戏出色完成。那时我初次明白了要当好一个配音演员的不易。到了我担任《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杰基一角配音,几段急促呼吸的戏,才切身体会到那种脑子缺氧、发凉发麻、大喘气后那种极难受的感觉,真是吃不下饭了。我也没有喊累喊苦,倒不是我多么能吃苦耐劳,而是我根本叫不动了。
前辈同事中,李梓的笑是一绝,赵慎之的哭是一绝,不仅还原了原片人物的真情实感,且呼吸节奏配合一致,我十分钦佩,而当时我则是两头不到岸。学了多年,练习了多年还是没达到她们的水平,这真是“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样未学好”。
我的印象中李梓身体不错,个子不高但很结实,上班时是个十月份还能洗冷水澡的主儿。可没想到后来却得了这么个折磨了她十几年的病。据她孙子说,李梓病重昏迷时口中仍念念不忘录音工作,只要听到告诉她有人请她录音,会立刻回答要稿子来看。我听了挺心酸,却十分理解她执着地热爱语言表演艺术至死不渝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