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友琳道兄将于9月19日在艺苑真赏社举办书画篆刻展,作品集和诗词集届时也将与同道见面。可喜,可贺!
文,纹也,天之理,道之迹也。发挥天理,以载道德,乃文之本质。诗词以言志,文章以抒怀,友琳投身诗词文章聊以写胸中逸气。他谨记陆游所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直苦读精研,书画并举,请益多师,将诗外的功夫一一做足。
友琳兄嘱我为其诗词集写序之时,我尚在西行写生途中,途中得一首《水调歌头·思无邪》,描写诗经印象,便随手短信寄予,聊作问候:
“风雅颂三绝,草木最堪怜。虫鱼鸟兽频见,一笑是前缘。方念豳风七月,忽闻鹿鸣于野,之子在天边。相望不相见,野有蔓草连。 逐飞蓬,招鸿雁,赏鸣泉。拟将尺素,寄予明月共愁眠。钟鼎山林畴昔,鼓瑟鼓琴此际,流水不计年。泛彼柏舟去,长醉落花前。”
友琳兄第二天便和我一首《水调歌头·诵读诗经》,更以他的细致精谨风格,再三修改,定稿如下: “开卷诵三百,于役甚矜怜。夕阳奢盼君归,相见却无缘。薄雾轻歌绣野,谁采车前芣苢?晚照染天边。风起叶飞舞,欢唱忘流连。 常棣萼,伐木舞,鹿鳴泉。群芳幽谷,禽鸟霜露共同眠。远处云低霞落,转眼银河无际,月色似当年。我欲乘风去,却醉酒樽前!”
这首是他诵读《诗经》之《君子于役》、《芣苢》、《萚兮》、《常棣》、《伐木》、《鹿鸣》之联想。起句开阔大气,随后婉转铺陈,行笔起伏跌宕,流光溢彩,结语自在逍遥,我便鼓掌叫好。
没想到完美主义如他,再过一天又和了一首:“开卷诵三百,离妇甚矜怜。夕阳翘盼君归,于役却无缘。田女欢歌绣野,采采山坡芣苢,兜满日西边。莫道萚兮落,春暖叶重连。 常棣韡,伐木阪,鹿鸣泉。嘤嘤鸣鸟,迁于乔木自幽眠。愿作林泉鱼鸟,何有红尘惆怅?无恨度华年。每有良朋至,酾酒醉樽前。”
他问我哪首更好,我说两首都好,前一首浓于色彩,光影变幻,后一首柔情缱绻,自矜自爱,我亦难以取舍。“水调歌头”这个词牌本来更宜表达豪放派的感觉,友琳兄写来却满纸清丽婉约,一如他骨子里的气质。
友琳兄的自叙诗有云:“淡泊守真如”、“但看卷云舒”,这正是他由表及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