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5年09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完善责任制,让人民信赖司法
贺小荣
  司法获得人民的信赖,才能拥有公信和权威。要让人民信赖司法,就应当让人民了解,裁判者是谁?裁判是如何做出的?裁判的质量是由谁负责的?

  今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一《意见》,具体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原则,正是让人民理解司法、信赖司法、尊重司法的关键之举。

  要让人民信赖司法,首先就应当“让审理者裁判”。司法活动强调“亲历性原则”,法官只有亲自倾听诉辩双方举证、质证的主张和理由,才能够真正认识和感受每一个具体案件中的是非曲直,最终形成权利义务再分配的裁判依据。

  司法要获得人民的信赖,必须严格落实“由裁判者负责”。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责任的权力难以避免任性。审判权作为公权力的一种,授权来自宪法,本质源自人民,必须受审判责任的约束与限制。

  司法要获得人民的信赖,同时也要恪守司法权自身的运行规律。如医生不能包治百病一样,法官受当事人提交证据真实性的制约,也难以百分之百地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正因为司法权的这种判断权属性,法律上赋予法官一系列不能发现案件真相时的裁判方法,如刑事审判中的疑罪从无、民事审判中的高度盖然性等,这些证明规则反映了人类发现未知事实的方法和规律,已为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采用。(贺小荣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大购网专版
如何破解律师执业难
假后面的真
附庸风雅
完善责任制,让人民信赖司法
“古董”月饼
“IP”繁荣中的侵权阴影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完善责任制,让人民信赖司法 2015-09-22 2 2015年09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