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在天堂有了陪伴
陈 宪
  陈 宪

  在父亲“走”后两个月又四天,母亲“走”了。

  母亲和父亲的家在同一个县,当时,那里是共产党的根据地,他们先后参加了党的地方工作。据说,是经过我舅舅,他们相识、相爱了。在此后的六十五年里,他们一起经历国家发生的风风雨雨,也共同克服家庭都难免的磕磕碰碰,走完了他们的一生。

  父亲“走”后,母亲念叨最多的几句话是,“老头啊,我要跟你走”,“老头啊,你怎么把我一个人留下了”,“老头啊,我没有照顾好你”。从这些自言自语中可以看出,父亲“走”了,母亲的精神垮了,继而就是厌食,由此影响到她本来就不好的心肾功能。

  一天下午,我去家里看她,敲门没人开。我马上打电话给我大姐,她说,妈妈又住院了,一个检查结果竟是,严重营养不良。医院开始用输液的办法,然后发展到鼻饲。最后,她身体的整体功能衰竭了。她“走”得很平静,我想,她当时只有一个念想:“我去见我的丈夫了”。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江西插队时,我发现一个现象,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农民把一切物质的东西都看得很值钱,一件衣服要补到不能再补,一件农具要修到无法再修,但唯一不值钱的,就是自己的劳动。他们说,晚上睡一觉,明天就又有力气了。多么朴实无华。这些天,我突然把当时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和我母亲联系起来。她的一生,除了工作,其余的全部精力就放在父亲和我们姐弟身上,他们的事情都是重要的,唯独没有她自己。

  母亲一生近乎平淡,有时甚至有些凄苦。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刻意地打扮过自己;从来没有和父亲两人结伴远行。记得在“文革”前,家里有一些江苏省的布票,星期天母亲就和父亲到离上海最近的江苏的辖地昆山去买布,这就是他们的二人之旅。母亲早年的满足感,就是父亲的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就是儿女们健康地长大。到了后来的十多年,她每天就像上下班一样,去医院陪父亲;到了最后的几年,她干脆就住到了父亲的病房,和他朝夕相处。现在母亲去和父亲团聚了,愿他们一路走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上海新闻
   第04版:上海新闻
   第05版:文体新闻
   第06版:夜光杯
   第07版:夜光杯
   第08版:连载
搀扶起中暑老人
悲情狗娘
智慧快餐
羊肉胡同120号院
今宵灯谜
父亲在天堂有了陪伴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盲道规划务必落实“细节”
姑息罪恶更可怕
新民晚报夜光杯07父亲在天堂有了陪伴 2015-10-04 2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