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姑息罪恶更可怕
——评威尼斯获奖片《人山人海》
费英凡
  费英凡

  蔡尚君4年前擒获威尼斯最佳导演银狮奖的《人山人海》,对当下社会的思辨批判,对底层命运叵测的悲天悯人,带着近乎绝望的道德抨击,用低沉撩心的呐喊、斧劈凌厉的构思,展现了一段奇人奇旅。

  我们身处人山人海,渺茫到可以像气泡般无声无息地消散去,迷茫到可能像尘埃般隐身于草丛、露珠甚至鲜苔下。何来人生的坐标?又何来人生旅程的选择?但铁哥在他弟弟被劫车杀害后,决定自主命运——千里追凶,为弟报仇。影片前面大段的铺垫只为黑煤矿那场惊天动地的戏。在追凶的那些过程里,铁哥人性的左右摇摆,一次次让他坚定初衷。

  从走进黑矿的那一天起,铁哥就意识到此生可能无法再见天日了,凶手萧强虽近在咫尺,他却根本找不到机会报仇。其实,萧强更像惊弓之鸟,睡觉也睁着眼,内心蓄集的绝望让他铤而走险,炸矿未果反被黑矿保安乱棒打死。这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却让铁哥“心领神会”,或许黑矿帮他“报了仇”,但自己的命运则落入了无底深渊,这难道是命运不知所措后又一次给他开起了玩笑?为什么导演会在前面做出这么多的铺述?我们似乎已经恍然大悟:了无牵挂的铁哥要效仿萧强,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站“整出点事来”……电影在一声巨响后的火海里戛然而止,苍凉刺耳的背景乐似一声划破浓烟弥漫的生命绝响。我们可以判断,追凶让铁哥找到了人生目标,而炸矿则是他在完成一次自我救赎。

  电影没有给出“千里追凶”正面的评议,反而在人性变化的捕捉中丰满了现实感,比如铁哥卖车却把钱给了那个离了婚却没有能力留下孩子的女人,但画面一转,他又动起了“抢车”追凶的歪念。同时,电影对办案的无力感也只寥寥数语毫无观点指向,对黑矿肆无忌惮的存在也无明确交代。这种看似无声无息的影像,正是电影所要衬托“人山人海”中的虚无感和躁动感,体现出真正的现实力度。这让我想起美国思想家安·兰德有过这样的评述:什么在道德上更为恶劣,是罪恶,还是姑息罪恶,也就是对罪恶不定义、不回答、不质疑的胆怯的推诿做法。其义为,良知的泯灭或许比罪恶更可怕。铁哥差点被罪恶同化,但他最终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没有姑息罪恶,甚至包括自己内心那些翻腾过的“罪恶”。更为重要的是,他与罪恶同归于尽。恍然没有预判的结局是命中注定的归宿。且慢!片头有一处隐秘的注脚——在弟弟出事前,他非法经营的采石场差点搞出人命,自感难咎其责。如果没有千里追凶,他最后葬身黑煤矿可以理解为是报应,也可以说是悲剧镜像式的重叠,是宿命的围剿。但正是因为有了“追凶”的主线,我们看到了他不与罪恶妥协的绝决和担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上海新闻
   第04版:上海新闻
   第05版:文体新闻
   第06版:夜光杯
   第07版:夜光杯
   第08版:连载
搀扶起中暑老人
悲情狗娘
智慧快餐
羊肉胡同120号院
今宵灯谜
父亲在天堂有了陪伴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盲道规划务必落实“细节”
姑息罪恶更可怕
新民晚报夜光杯07姑息罪恶更可怕 2015-10-04 2 2015年10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