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一个系统下的另一家“银发”出租车公司紧跟着改革,挤水“份子钱”,并与“海鸥”合并,实现同一系统下的统一管理。
出租车的“份子钱”,在“海鸥”出租是这样的:双班车每月每辆收取承包费8025元。而每辆车每月公司需支出总费用5539.92元,其中包括驾驶员“四金”费用2540元、折旧费2022元、保险费977.92元。因此,每辆车每月尚余资金2485.08元。但这笔资金并不就是公司的净利润,它里面还包括了各大出租公司统称的“其他款项”,用来支付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场地、驾驶员带薪休假工资、服装等。
海鸥每辆车尚余的2485.08元,除了支付各类必须的费用,管理人员成本、办公场地成本能否压缩降低?经过调研,“海鸥”出租提出,千方百计压缩成本,让驾驶员得利。“海鸥”出租与驾驶员达成并签订协议:公司以月为考核,考核内容有安全行车、不发生主责以上交通事故、仪表仪容整洁端庄、车容车貌内外清洁、礼貌用语三句话、文明服务三主动(主动安置行李、主动询问目的地、主动询问支付方式)三不(不拒载、不绕道、不多收费)等;达到标准,每月一次性奖励450元,达不到则扣除相应分值;做到重大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的,将另行给予一次性奖励450元。
在海鸥准备实施让利方案前,公司召开了一次座谈会。短短50分钟的座谈会,驾驶员6次热烈鼓掌。这令专程前去参加座谈会、想听一听驾驶员怎么想的市总工会主席洪浩没有想到。他表示,出租车行业的经营主体是驾驶员,而不是企业,必须打破出租车行业的这个堡垒,让驾驶员的付出得到公平合理的回报,真正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最终让市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