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日子,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政府官员的话语系统,在谈到对已布置的工作时,有一个叫做“回头看”的词语出现频率颇高。笔者不禁为此击掌叫好!
确实,较长时期来,在我们的政府工作或社会事务中过于强调“向前走”,不断追逐热点。于是,一个个“新政策”被推出,一条条“新措施”被实施,一句句“新口号”被叫响。常常是一个政策还没有贯彻执行,一条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一句口号还没有理解透彻,“新”的政策、措施、口号又接踵而至。于是,人们就丢下正在执行的政策、正在落实的措施、正在理解的口号,去应对“新”的一切。
正是因为热衷于“向前走”,而忽略了必要的“回头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看起来“轰轰烈烈”,但缺少了“扎扎实实”。也正因为政策措施的不断翻新,我们也无力对已经开展的工作进行深入的检查督促,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这种匆忙的“向前走”,导致了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煮“夹生饭”,建“烂尾楼”的现象,有些关乎民生的好事、实事,往往有了上文,却没了下文,让人感觉只刮了风,但不下雨。
必须指出,如果我们的工作总是忽略“回头看”,必然会产生诸多弊端:其一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为老百姓可不喜欢总吃“夹生饭”,总住“烂尾楼”,也不希望只听“潺潺声”,不见“甘泉来”。其二是养成干部的坏作风,会让我们的官员仅仅满足于“会议开了,政策定了,文件发了”的状况,至于后续工作是什么,是否真正落实,在落实中有没有问题等,都无暇考虑。这样,下基层、接地气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最后我想说,其实“回头看”从来都是重要的,一个国家,一级政府,一个单位,乃至一介小民,在前行的道路上,都需要“回头看”。只有回望历史,才能总结得失,才能看清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