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闹非凡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的一个月里,再举办一台看起来“曲高和寡”的古筝纪念音乐会,是需要勇气的——它很可能得不到任何关注。从这台民乐会上透露的问题,其实是现代生活对传统艺术的挤压,使得原本纯粹的精神追求,继而成为追求物质回馈的手段,反而最终“忘了初心”。
弹古筝不“出世”不得其精髓;赛古筝不“入世”得不到奖杯。古代筝家若活过来,恐怕要仰天长啸。
现代生活应该呵护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才是我们的来路。孙文妍曾提出,比赛古筝时通常8首曲目中只有2首是古曲,是否能增加到4首,占一半?那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选择节目、扶持青年艺术家时,是否也应适当增加民乐,并完善背景介绍?我们的来路,只有我们自己呵护。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