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曼殊与弘一
陈少文
  陈少文

  苏曼殊是个出家人。他的行为却不像一个出家人。苏曼殊整日出入烟花场所,随手写下的诗文也满是胭脂唇露,惹得他的朋友前辈们都责他不务正业。更怜他浪费了大好的才华。可又有谁知道,苏曼殊之所以如此行径,是因为他自出生便已是一个出家人了。他来到世上,发现自己和这世间竟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所以他努力地入世,想做一个尘世之人。据传苏曼殊是他父亲和一日本女子的私生子,而他可能一生都没弄清自己的生母是何人。六岁时,家道中落,再加上之后中日开战,这便注定了苏曼殊充满痛苦和彷徨的童年。他曾对好友刘三说过:“曼诚不愿栖迟于此五浊恶世也”。佛门弟子出家修行,无非是想看明世间本是悲苦,希望生出离世弃欲之心。苏曼殊想来在童年之时,便已然看清。他从来无家可倚,连家国何处都难分明。

  苏曼殊有次因病入院,病愈之后,却因一身衣裳已然典当,无法出院。他朋友见此,便给他留下了衣服钱。苏曼殊却因看中报上广告所刊的德国玩具,把钱全都花在玩具之上。另一朋友来医院看望他,夸赞玩具有趣,苏曼殊眼都不眨,就把玩具转赠了。而他自己,则继续赤条条地窝在病房之中。苏曼殊喜欢出入青楼,但大多都是孤坐其中,并不与楼中女子交谈玩乐。甚至有一次,女妓碰触到他的衣襟,他即弃衣而走。苏曼殊投身革命,却在革命成功后,对其成功果实毫无兴趣,默然离去。苏曼殊一直在找能让自己升起欲望之事,却始终都没能找到。他行为乖张荒唐,骨子里却是个无欲的清白之人。虽名满天下,却终只剩下一句“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一生都想入世。可惜失败了。三十五岁那年,他终于离去了。同一年,李叔同出家了,法号弘一。

  李叔同少年时便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又因为家世不错,这位富家公子时常与社会名流来往,名声渐起。人到中年,李叔同出家了。他这样一个才智过人,行事严谨,追求极致之人,出家应也在意料之中。在李叔同出家时给妻子的信中我们能看出,他向往的是一个没有苦难的极乐净土。所以他必须放下世间一切的名声,一切的财富,一切的享乐。但越有智慧之人,迷茫和烦恼也就越多。所以李叔同选择了佛门中最讲究持戒守律的律宗。可能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彻底、最完美的方式约束自己,潜心修行。

  苏曼殊和弘一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人。一个想要入世,一个则渴望出世。对尘世中人来说,显然更能理解弘一法师。弘一法师,一生极尽人事。临终之时,唯得悲欣交集。他是真的如愿以偿了吗,抑或只是在叹息天命不达。而曼殊则如错入人间一般,疑惑着自己为何天命如此,彷徨间,却扇一顾,惹得满城失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眼
   第A03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大购网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书宜十年从头读
今年迟桂花
曼殊与弘一
我·老实人·里斯本
富有睿智的上海地名“沪”
富贵花开(中国画)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曼殊与弘一 2015-10-21 2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