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失的蒋家巷
吴琦幸
  吴琦幸

  2.搬到蒋家巷

  据老一辈的人说,原先这里是一块远离城市中心的荒原。号称“大荒场”,这个称呼在我们生活的那年代还这样叫。周围虽然没有茂盛的农田,却也杂草丛生,坟堆荒冢。这里有过一座庙,叫玉皇山庙,据说是从杭州的玉皇山福星观分出来的一座道教小庙。查一下上海市志,关于这座庙有这么一段简单的记载:“上海福星观,道教宫观。在上海市原陕西路蒋家巷。1939年,浙江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住持道士李理山,在上海绅董和帮会头目的赞助下,于上海陕西路蒋家巷,利用原花神庙旧址,设建此观,以作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上海分院,李理山亦兼任分院住持。后是观被废圯。”

  我们家是1937年的时候搬到蒋家巷的。准确地说,是日本人1937年8月13日在上海闸北虹口一带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时候,国军进行全面抗击之后,逃难逃到了蒋家巷。两军对垒,炸弹的硝烟在虹口、闸北一带弥漫。多少无辜平民被炸死,无数房屋被轰毁,流离失所,家园尽弃。于是,虹口、闸北一带的平民扶老携幼、带着简单的随身物品向苏州河以南的方向逃难。在当年偶尔留下的黑白纪录片中可以看到这类镜头,我们家人也是其中一员。这些人都从日本发动战事的闸北、虹口、宝山一带套过来。但他们往哪里逃?最好的选择是逃往租界。一等二等的租界房子像霞飞路、爱多亚路等地方的花园洋房虽然安全,也豪华,又有小资情调,就像是张爱玲住的常德路吧,离蒋家巷不远。但是房价飞涨,定金起码十根大金条,一般小民无法负担得起。于是逃难的人都蜂拥逃向沪西一带的租界和越界筑路的新地方,例如曹家渡、大自鸣钟都是逃难的首选。蒋家巷,这个位于沪西的不起眼的荒野地区就成为房地产商开发的重要地点。他们及时地在周围造了不少房子,使这个大荒场开始繁华起来了。

  那一年的八一三战事,史称为淞沪会战,也是继上海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二次重大战役。上海不到六年时间接连遇到了两次大型的对敌抗战,说明了上海当时地位的重要性,是日本侵略军和国民革命军争夺的重要地盘,同样,上海人民在其中吃到的苦头也是难以尽数的。八一三比起一二八来,战争更加惨烈,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月之前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继续,日本全面侵华的一次重大的战役,也成为中国人民全面对日抗战的开始。

  我母亲记得,那个时候,日本人和国军在苏州河以北的地方开始全面开火,非常激烈。后来的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等等就出在那个地方。到了9月21日之后,战事更趋激烈,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总司令长官,并重新调整部署,兵力增至40余万。日军此时也已增至10万人,实施陆海空军联合攻击。但中国守军仍坚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一线。

  我外公王善宝在当地买下的一个独门独户的本地房子,遭到了日本人炮火的袭击,虽然没有夷为平地,但是已有一间房倒塌,其他的邻居也都遭遇了炸弹。作为一个大家长,外公迅速作出了重要决定,也是唯一的决定:逃难。于是带着全家三代六口人,再加上一帮子亲朋好友,卷起了细软,抛弃了自己的房子,雇了三部老虎塌车,向苏州河以南的租界开始逃难。

  当时,上海最安全的地方是法租界、英租界、公共租界,也就是后来沦陷到日本人手中的所谓“孤岛”。但是那些新式里弄要想住进去起码要付十条黄金的定洋。而花园洋房则更不是我们一般家庭住得起。于是通过中介找到了这个偏僻的沪西荒野,只要两条黄金的定洋,于是我们的外公就订了下来。将整幢434号的一个门面楼上楼下都顶了下来。这幢房子与旁边联起来的另外五幢房子连为一体,有点像今天西方所谓联体公寓(condo)的意思,但是更加中国式一点,更加经济一点。

  当年的昌平路434号,一进门是一个响亮的客堂,大约有二十多平方米,客堂上有一个低矮的二层阁楼。从客堂到厨房之间是一架木楼梯,楼梯下是一个黯黑的自来水龙头,由于它的黯黑,天气热的时候还可以在这个地方洗澡,冲凉。厨房是一个大约十个平方米的单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眼
   第A03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大购网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中共挚友 徐朗西(1)
沈寂口述历史
消失的蒋家巷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消失的蒋家巷 2015-10-21 2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