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田家炳中学建立之初就被闸北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区属重点中学,多年来,上海田家炳中学一直都拥有非常坚实的办学基础和良好的声誉。1998年5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学校成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2014年,学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联盟和南卡罗来纳州鲍勃·琼斯大学附中以及加州阿奎那高中合作,引入了美国高中课程和全职外籍教师,开办国际课程班,至此,一场全新的课程改革正迎面袭来。
■ 课程创新 尊重成长差异
课程是一所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发展的主要载体,上海田家炳中学在课程建设方面,依托香港田家炳基金会,集聚香港和内地相关高校的资源,同时借助学校国际课程班的外籍教师资源,以及学校科技教育的优势,开发了一系列优质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如基础学科拓展加深的系列讲座;借助国际课程班优秀课程以及外籍教师资源开设的国际理解课程;借助香港有关高校资源开创的创意思维类课程以及融数学、信息、科学、工程等学科为一体的STEM课程;此外还有人文素养提升系列讲座、兴趣类课程;“共创成长路”德育课程、游学体验课程等等。分别从发展特长、锻炼思维、动手实践、创新意识培养、跨文化学习体验等方面出发,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课程选择平台。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学习,上海田家炳中学的学生们不仅培养了兴趣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且学校先后有多名学生被评为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有60余人次获全国、市级等奖项,这种种的荣誉一方面和学生的自身努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上海田家炳中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策略的优化,“尊重成长中的差异、促进差异中的成长”这一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 队伍建设 优化保障机制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效益持续提高的根本保证,上海田家炳中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不少切实举措,不仅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论坛、班主任工作坊等形式,从不同侧面帮助教师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念,而且还引导教师深入研究不同个性、特长爱好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呈现的差异及其成因,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怀,为每个学生提供尝试、探究、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学校参加了北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中心的德育专业化项目研究,组织教师开展相关培训和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师德育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包容差异的和谐师生关系、注重经验分享的团队协作也是上海田家炳中学引导教师追求共同价值的重要保障。
在教师管理方面,上海田家炳中学采用以赏识激励教师发展的策略、尝试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用宽容的心胸营造和谐的氛围。为教学质量高、业绩突出的教师搭设更高的专业发展平台,对于不能胜任的教师,则按约解除合同;学校还定期对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教师授课、作业布置、睡眠时间等相关要素进行问卷调研,为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兄弟”连心 分享成功经验
近日,上海田家炳中学内人头攒动,因为2015年全国田家炳中学校长教学管理领导力培训班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田家炳中学的52名校长参加培训。受田家炳基金会的委托,上海田家炳中学在短短10天的培训时间里,为前来培训的校长安排了丰富的培训内容,通过专题学习、案例分析与专题研讨、开展校情调查分析及校长课程领导力评估、教育考察交流、校本实践研究方案设计与交流等培训形式,积极组织小组互动研讨,让学员们深入办学第一线,参与听课、评课,认真学习专家及同行的课改经验和成果。
此次培训旨在进一步确立全面育人的理念,探讨教育如何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课程建设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同时,借助本次培训,上海田家炳中学也为全国田家炳中学伙伴合作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创建田家炳中学教学特色品牌,提高办学效益构建了一个有效载体。
上海田家炳中学校长王曙说,上海田家炳中学有信心也有责任,在全国166所田家炳中学里,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率先进行积极尝试和深入探索,辐射学校在课改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作出表率。新民教育中心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