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学习领域,500余个学习模块,工程、通讯、能源、海洋等10多个领域专门课程,与17所高校开展紧密合作……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介绍,该校已初步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一只猴子对触手可及的桃子毫无兴趣,让他跳一跳才能够够到的桃子它才会吃,这就要求我们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要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冯志刚强调。来自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周鹏程介绍,在该校理科班,学生在高一便能完成数理化高中学习内容,随后的两年间,学生分散到各个学科学习大学课程,如果兴趣并不确定,那么读两个学科、三个学科也可以。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则认为,鼓励学生创新,要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感到“踏实”的环境,敢于将时间花在课题研究上。
一幅漫画上,孩子们背上书包时,脑袋各种各样,然后到了最后一幅漫画,所有的脑袋成了一模一样的方形……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坦言,看到这样的画面,让他非常痛心。他认为,把不同个性的人培养得更加不同,那才是创新,才是教育的职责。
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坦言,对于拔尖人才是否能够培养的话题,教育界始终有争议。但是,她坚信,创新人才“早期发现”非常重要。由于该校是十年一贯制学校,因此,上实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跟踪,做实证研究。她也希望通过医教结合,与大学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等综合研究合力,发现创新人才的特质。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