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装电梯,各方一起出点子
邵宁
■ 去年4月,延安西路150弄1号楼的老公房装上了电梯(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上周本报连续刊登了《老房装电梯,究竟难在哪儿?》和《让老人上上下下不再忐忐忑忑》等报道,对时下愈来愈突出的多层住房加装电梯的难点进行了调查。连日来,记者不断接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来电、来信和电子邮件,他们表示,这组报道引发了共鸣,希望各方协力,通过各种途径,解决时下老龄化社会老人上下楼的困难。

  民间“专家”免费咨询

  第一篇焦点稿件报道了童双春、李青等老艺术家遭遇的上下楼难。报道刊出后,老公房装电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卫德明前去看望了童双春。他查看了童双春所住的这栋六层住宅的结构,认为是可以加装电梯的。他也将大致步骤向童双春作了介绍,并表示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咨询,如果需要,他还可以提供二次征询的材料、表格。童双春很感激,不过他也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要牵头做这件事,力不从心。

  童双春、李青等老艺术家的情况,也得到了上海市和徐汇区有关部门的关注。记者了解到,市区有关部门和街道也将给予关心,为他们解决难题给予帮助。

  座椅式电梯能否推广

  也有住在老公房的居民来询问座椅式电梯。这种电梯于去年12月在本市静安区三和花园的一栋7层住宅首次安装,运行已近一年。恰好,一直关注此事的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叶兴华前天也给记者打来电话。

  叶兴华介绍,与轿厢式电梯相比,座椅式只能乘坐一个人,上行速度也比较慢,因此不少有意装电梯的老公房业主并不看好。然而它的优点也很多,首先是价格相对较低,一台座椅式电梯价格近30万元,业主分摊负担将减轻;其次,设计、制作、安装不复杂。最重要的是,因为在房子内安装,所以只需“一次征询”,楼内居民同意率达到90%即可,不需得到小区业主的同意;同时,也没有像轿厢式电梯一样繁琐的申办手续。

  另外,像六七层楼的老公房,最需要乘坐电梯的居民为数不多的,不会出现像一些高层住宅电梯拥挤的情况,另外,即使要拿一些东西,抱在手中也可以。所以,座椅式不失为解决老人上下楼难的一种选择。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眼
   第A03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大购网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圆梦电梯”:66步程序我来走
装电梯,各方一起出点子
新民晚报焦点A05装电梯,各方一起出点子 2015-10-21 2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