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正视老龄化的社会命题
李泓冰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重阳节的“岁数”,虽可上溯到两千年前的先秦,但被中国政府定义为“老人节”,却是晚近的上世纪80年代末。

  最近,社会上对于放开二胎政策的讨论再次转热。除了对于未来劳动力供给的担忧,也跟沉重的养老压力相关。老龄化命题已经横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之中,不容轻视。

  去哪里养老?让谁养老?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相比,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不乐观。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今年年底每千名老人将拥有30张床位,这意味着养老机构只能为3%的老人提供服务。大部分的养老,还依然托付于忙碌着生计的子女,甚至依靠尚有劳动力的老伴老友。虽然社会保障网渐织渐密,不少地方也出台诸多借重民间力量、鼓励家庭养老等措施,但这还远远不够。养老服务这个“朝阳产业”,何时能解“夕阳焦虑”?

  养老的挑战,还不仅仅在于物质力量层面。老人倒地的扶与不扶,竟成国人“困境”;养老院进了社区,竟引居民抗议。从社会道德角度看,孝亲,既是情感表达与教养体现,也是对意志品质甚至协调能力的修炼。孝道,不仅仅是家庭伦理,而且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

  当代国人进入了有史以来老年人寿命最高、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时代。人均寿命提高、独生子女成年、人口流动性激增这“三碰头”的社会背景,让老龄化的社会难题,不可能再靠一家一户自行解决。

  如何把尊老敬老的传统一贯至今,如何拓展改善养老事业,不仅仅关乎道德与伦理,还有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李泓冰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眼
   第A03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大购网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还有多少职业证书没有取消?
幼儿园跑道应该更“奢侈”
“不购物”
正视老龄化的社会命题
欢乐同学会
网络文学也玩“非虚构”?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正视老龄化的社会命题 2015-10-21 2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