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看法
1000米没必要,四六级就有必要了吗?
记者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几乎一致表示,跑1000米虽然“恐怖”,但还是有存在价值的。
“平时不去锻炼,去跑1000米肯定会累的。”一位同学表示1000米猝死事件频发的“原罪”并非是1000米,“跑1000米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出在平时不去运动,突然要加大运动量必然会有问题。”
也有同学直言,1000米虽是学生们的“梦魇”,但确有其存在的必要。“1000米最大的意义就是鼓励你去运动。”一位同学举例说道,“你说1000米没必要,那四六级就有必要了吗?但是四六级,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引导大学生平时好好学习英语,临时抱佛脚过不了,就是督促你平时注意积累。1000米也是如此,至少它能让体能不好的同学,平时多加强运动。”
教师见解
1000米没意义,800米就有意义了?
就职于华师大的潘老师也表达了她对1000米跑的一些看法。“有人认为1000米跑太乏味枯燥,应该取消。那跑800米就不枯燥了吗?有人认为1000米跑存在风险,那换成50米游泳,风险就会变小吗?”
潘老师总结,一切的问题并不出在1000米,甚至不是跑步这项运动,学生体质差才是本质。
“当务之急,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运动。”潘老师表示,“比如每周完成多少运动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分。比如增加一些有趣的运动,吸引学生去参加等等。而不是一味地用专业成绩来考量学生。”
市民说法
1000米都跑不下来,谈什么体质?
平时热爱跑步的叶小姐曾经也是一位有“1000米恐惧症”的学生,“这项折磨人的传统必须传承下去。”她打趣道。她认为跑下1000米是成年人身体素质,还有意志力最起码的考量标准。没有必要因为有个别学生发生事故就取消。
“1000米都跑不下来,恰恰才说明问题。”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认为1000米跑本身不存在问题,取消1000米跑是“因噎废食”。
“让天生身体差的学生参加一些其他运动项目是合理的。”一位市民指出,1000米跑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还是要考量学生的身体是否适应1000米跑。”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实习生 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