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谭元元,她的故事和她的舞蹈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小时候家里不同意她学舞,全靠妈妈丢了一枚硬币才决定;15岁参加国际芭蕾舞比赛,获得7名评委打出的7个满分,扬名世界;至今单身,仅有的几次恋爱也都无果而终……
5年前的奇迹
今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是谭元元所在芭蕾舞团于2009年后的首度访华。舞团特别为她整合了一台现代芭蕾专场,纪念她进团20周年。专场有4支舞,谭元元一个人跳3支,囊括了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派芭蕾的不同风格,要技巧、要表达,难度很大。为了能在专场上有着最佳表现,她放弃了舞团首场的《吉赛尔》,“因为跳这个体力透支太大,没办法,我觉得很可惜。”她对记者说。
记者知道,谭元元不跳《吉赛尔》,还有个小心结——5年前,她因为《吉赛尔》受过一次大伤。当时在做动作时,用力过猛,造成整个胯骨脱臼。医生劝她做微创手术,但术后恢复几率不到3成,还必须停演2年。“那次受伤,几乎终止了我的舞蹈事业。很多人劝我别跳了,包括我的爸爸妈妈。”回忆起这段往事,元元依然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最终,她放弃手术,用中医和瑜伽自医,在2个月后奇迹般地重新回到舞台。
25年后的流泪
谭元元第一次登台是在13岁的时候,演完后跑到台下嚎啕大哭。“我说我不要再上台了,怎么这么恐怖?练了三四个月,一个变奏下来,就都乱了。”那时的元元尚未蜕变成白天鹅,一上台,看着追光灯会头晕,腿脚都不听使唤。
与首次登台相隔25年后,谭元元在今年10月23日站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再次流下泪水,“因为我从未经历过如此令人震撼的谢幕”。一般来说,中国观众的习惯是在演出结束后,舞台幕布降下时就会离开。但那天晚上,大剧院的幕布上下起落3次,观众依然站在那里疯狂鼓掌。“我很激动,他们的掌声是对我20年的舞蹈生涯的肯定,我觉得,此前所有的辛苦和纠结都在那时烟消云散了。”
20年的专业舞者
20年的专业舞蹈生涯中,谭元元休息最长的时间是2周——为了养伤。对舞者来说,一旦歇息下来就很难重返舞台。“比如你一个礼拜休息两天,如果超过了这点时间,第3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人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停下来,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对舞蹈演员来说,最辛苦的就是要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
谭元元曾经说过自己35岁就退休,昨天面对记者疑问,她不好意思地笑:“话说得太满了,对我来说,能在舞台上多跳一分钟都是开心的。”团里每年都会为她量身定做不同的舞蹈作品,正是这些挑战,拉长了她的舞蹈生涯。“虽然我不能保证还能再跳几年,但我会珍惜台上的每分每秒。我现在希望达到的,已经不是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而是一名舞蹈艺术家。”至于什么时候“退休”,谭元元笑笑说:“随缘吧。”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