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售后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经营未履约列投诉前三位
~~~售后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经营未履约列投诉前三位
~~~售后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经营未履约列投诉前三位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三季度网购投诉同比增48%
售后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经营未履约列投诉前三位
陈杰
  昨天下午,针对“双11”促销热潮,市工商局约谈了40家电商企业。会议上传出信息,今年1-9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709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网络零售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实现交易额2903亿元,同比增长44.9%。与此同时,网络交易规模高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也已显现:一方面消费者投诉迅速增长,据市工商局12315申(投)诉举报中心统计,前三季度全市共受理涉及网络购物的投诉4.1万件,同比上升48%,其中售后服务不到位、产品质量差、经营者未履行约定三类问题位居前列。

  产品质量问题突出。据市工商局今年对多家网购平台销售的66个批次的鞋类、服装、儿童家具质量抽检显示,有24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达36.4%,与在实体店抽检的同类商品相比,高出近10个百分点。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今年以来本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网络交易违法案件1023件,罚没款3409.96万元,清理关闭非法主体网站1497个,排名前三位的是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和侵犯商标权案件。 

  据市工商局网监处相关负责人李弘介绍,市工商局检查了本市重点网站集中促销活动以来的发布网页信息,发现的突出问题包括:促销活动公示不到位,规则表述不清晰,如“买一送一”、“中奖率100%(如标明奖品为iWatch,其实只有一台,其余均为小奖品)”等优惠奖励有误导消费者嫌疑;信息审查不到位,存在虚假宣传、广告违法情况,如使用绝对化用语、虚假打折(先提价再打折)等;法律执行不到位,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擅自设置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的条款。

  本报记者 陈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家装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双11”网上掉“馅饼”也掉“陷阱”
京东阿里互掐 工商总局发话
前三季度网购投诉同比增48%
新民晚报焦点A04前三季度网购投诉同比增48% 2015-11-06 2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