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很多母亲一样,我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同济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取了美国史蒂文斯的研究生,比起同龄人来他是更加独立、有担当的孩子,让我一直很放心。
暑假,儿子从美国回来不久,就迫不及待地安排与小学同学们的聚会,毕业十几年他们一直保持联系,感情很好。我听儿子聚会回来讲述同学们的近况都很好,或工作或读研,我回想起了儿子的小学生活。
儿子的小学母校是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一所口碑很好的学校。儿子二年级时,我们搬到了离学校稍远的桂林路,上下学需要坐公交,但我坚持没让儿子转学,我很庆幸自己的决定非常正确。像我儿子这种淘气的男孩子在小学期间成绩一般,表现也不算很突出,但是在五年小学期间养成的良好品格和思维方式,却让他在中学乃至大学期间厚积薄发,表现越来越出色。我一直认为,儿子现在身上所拥有的优点不仅源自于他阳光开朗的个性,也和他在关键的成长期就读的这所好学校,在学校里遇到的好老师密不可分。
儿子的房间里还摆放着几张当年的照片。儿子和童乐的合影让我想起了他曾经闯下的大祸。那天,突然接到班主任胡朋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儿子在课间活动时把同学撞倒摔伤了。当我心急火燎赶到学校时,只见儿子在办公室里茫然失措地流泪,我想班主任一定在严厉批评他,没想到胡老师看到我只是点头打了个招呼就继续安慰我儿子:“男孩子,不要轻易掉眼泪,犯错没关系,关键要有担当!同学现在被送去了医院,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办?”儿子转过头看着我,虽然泪痕未干,眼中却已充满了认真和坚定。“妈妈,我们去医院看望童乐吧!”我没想到在孩子犯错之后竟然得到的是老师如此温和的教育和鼓励。我们一起赶到医院,童乐因为手臂骨折绑着石膏,儿子郑重地向对方道了歉,并承诺在他没康复的日子里承担在学校帮忙照顾的责任,最后他俩很自然地成为了好朋友!事后,儿子还担心老师是不是以后会限制他们课间活动的范围,然而胡朋老师只是用一节班会课进行了安全教育,课间仍然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正是这种开明正向的教育方法,让儿子在这次闯祸中没有陷入内疚和自责的阴影,还理解了男孩的责任和担当。
对男孩子的“担当”教育始终贯穿着儿子整个小学生活。那张五年级“二日营”活动的集体照让我想起儿子回来后的成长。活动回来那天,作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儿子那两天的饮食起居,但儿子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他吃得好睡得好。让他侃侃而谈的却是自己怎么装被套、叠被子、洗袜子……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会自己照顾自己了!当他说起怎么在活动中帮助女同学时更是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听着儿子稚气未脱的保证,我从心底涌起的是暖暖的安心。
小学五年对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涯来说是很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期,尽管当时在学习成绩上我的儿子并非出类拔萃,然而我很庆幸,我的孩子在拥有的是一段快乐、多彩、值得回味的童年!
十日谈
记忆中的学校
梦想的种子在小学里已经种下。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