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市消保委上午约谈 销售平台“打起哈哈”~~~
市消保委上午约谈 销售平台“打起哈哈”~~~
市消保委上午约谈 销售平台“打起哈哈”~~~
市消保委上午约谈 销售平台“打起哈哈”~~~
市消保委上午约谈 销售平台“打起哈哈”~~~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消保委上午约谈 销售平台“打起哈哈”
网购机票不明不白“五宗罪”
陈杰
图 CFP
  本报讯 (记者 陈杰)“因为这张机票是不可退的,设置退票页面,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那么,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和保险费应该退吧?在对“互联网+餐饮”的问题进行剖析后不久,市消保委又把目光对准了“互联网+机票”。规则明示不清、优惠宣传不实、保险捆绑销售、退票暗藏猫腻、套餐低价陷阱的重重问题在今天上午市消保委召开的消费体察情况通报会暨公开约谈会上浮出水面。

  今天上午,携程、去哪儿、阿里、同程等网络机票销售平台人士悉数到场。面对市消保委负责人一个个案例的追问,两个多小时的通报会期间,这些网络机票销售平台的回应令人啼笑皆非。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阿里旅行相关人士如是说。

  “这个案例太特殊。”去哪儿网相关人士这么说。

  “我对这个情况不太清楚,要打电话后才知道。”同程旅游相关人士如是说。

  “这是我们企业的疏漏。”携程旅行网相关人士这么说。

  为什么都是特殊情况?为什么企业的疏漏,老是让消费者吃亏?

  记者从市消保委获悉,近年来关于机票消费的投诉数量大幅增加。2013年市消保委接到的机票投诉为1503件,2014年为4806件。而2015年至今,这个投诉数字已经增加到惊人的7874件,已经是2013年的五倍多。

  调查发现,消费者倾向选择销售代理商平台购票。以消费者网络购票的平台选择来看,67%被调查市民倾向到携程、去哪儿购票,11%被调查市民倾向于去淘宝、阿里购票,6%被调查市民会去微信、同程购票,剩下16%被调查市民会去航空公司官网或其他渠道购票。

  消费者购票考虑的首要因素中,79%受访者认为是机票价格,其余受访者认为是航空公司、退改签条件和舱位。多数消费者认可票价低但退改费高的机票,但前提是要有明显提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阳光天地(195期)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网购机票不明不白“五宗罪”
市消保委志愿者亲身体察
全价票变折扣票 低价票高价卖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6网购机票不明不白“五宗罪” 2015-12-15 2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