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购买到假货真的没人管吗?
沈小栋
  消费者尹小姐要退掉一个在网上购买的假名牌耳机,为了拿出网购平台要求的“政府部门认定报告”,8天时间,跑了5个部门,但无论是工商、网监还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部门都推说不归自己管,甚至要尹小姐找网商所在地工商部门去处理。

  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了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3357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新民调”。

  本次调查中,有近六成(57%)的网友认为这是“职能部门不作为”。网友“andrewpure”留言:“假货泛滥的根源找到了,谁都不管的结果。”网友“106.2”感叹:“罚款的时候相关部门一大堆,解决问题的时候,一个都没了。”

  仅有5%的网友认为这是“电商退货规则太苛刻”。网友“荿鍺潙迋VH6F”留言:“平台保护自己交钱商家(是)不公开(的)秘密。”网友“浦东一家人”则建议不应由电商平台定退货规则,而应“谁监管谁定办法”。

  另有6%的网友则认为这是“买家贪便宜上当”。网友“136323797”表示:“看这价格也知道真不到哪去啊。”网友“打你一脸马赛克”留言“买到假货只有一个原因:贪图占便宜,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如此。”

  此外,还有逾三成(32%)的网友认为“法规还须完善”。网友“樱桃_FANG”留言:“职责不明,监管不力,假货猖獗。”网友“上善若谷”则表示:“工商行政机关有义务保障消费者权利,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必须参与调查、委托鉴定等。行政机关的互相推诿、不作为,甚至要求消费者自行举证,是‘强人所难’,更是违法行为。”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网友认为,目前网购中频频出现假货现象,是行政监管部门不作为和法规不健全所致。目前不法电商利用“消费者提前确认不退货商品可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条款,诱骗消费者先确认再出售假货。对此,监管部门不应听之任之,而应通过细化法规要求电商平台从严把控“提前确认不退货”销售行为,并从严监管电商退货程序。同时,也应早建属地投诉,跨地域联动监管制度、追责机制,避免跨地域行政部门踢皮球现象。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长三角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年度评选/汽车周刊
   第B09版:新民教育
   第B10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广告
网购买到假货真的没人管吗?
“打开家门”的 喜与忧
儿童伤害 这些急救你也能做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6网购买到假货真的没人管吗? 2015-12-23 2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