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灶头间”诞生的神奇
李君兰 翁承伟
  李君兰 文 翁承伟 图

  以八宝鸭、虾籽大乌参、油爆河虾、糟钵头等为代表的“上海本帮菜”曾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饭桌上的标配,如今其传统烹饪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上海本帮菜起步于每一位张家妈、王家婆的灶头间。张家妈、王家婆的家庭经营之道在于:既要让辛苦上班、学习的家人吃得舒舒服服,也不能有了上顿没有下顿,能在精打细算与美味佳肴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才是能让人跷起大拇指的会过日子的人!为此,“买汏烧”需化平凡为神奇,在普通、廉价的食材中挖掘其中珍味,从咸肉、冬笋、百叶结等混搭中觅得那一锅鲜,从娴熟地切换各种火候中萃取红烧肉那一碗香……来自五湖四海的“买汏烧”不断摸索、相互讨教,这样的生活气息渗透进的食物里,便是让上海人的饭菜里兼具了淮扬、徽、粤、鲁等十六帮别的风味,最终于20世纪中叶形成了“料取鲜活、品种众多、品味适中”的地方特色,并在全国餐饮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若要尝一尝上海本帮菜的正宗味道,上海老饭店、老正兴、德兴馆均是沪上响当当的老字号,是一饱口福的理想去处。

  当年“买汏烧”从灶头间端出冒着热气的小菜,对家人而言,那虽说不是最“上台面”的,却是最“合口味”的。被称为“味感上的上海方言”的本帮菜,若单靠几家店来记录传承或许有点单薄,应更多地出现于每家每户的厨房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二孩”风云
师傅
“灶头间”诞生的神奇
学会低头
换个语境看“清高”
结缘一棵黄花梨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冬意杭城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灶头间”诞生的神奇 2016-02-18 2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