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宝鸭、虾籽大乌参、油爆河虾、糟钵头等为代表的“上海本帮菜”曾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饭桌上的标配,如今其传统烹饪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上海本帮菜起步于每一位张家妈、王家婆的灶头间。张家妈、王家婆的家庭经营之道在于:既要让辛苦上班、学习的家人吃得舒舒服服,也不能有了上顿没有下顿,能在精打细算与美味佳肴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才是能让人跷起大拇指的会过日子的人!为此,“买汏烧”需化平凡为神奇,在普通、廉价的食材中挖掘其中珍味,从咸肉、冬笋、百叶结等混搭中觅得那一锅鲜,从娴熟地切换各种火候中萃取红烧肉那一碗香……来自五湖四海的“买汏烧”不断摸索、相互讨教,这样的生活气息渗透进的食物里,便是让上海人的饭菜里兼具了淮扬、徽、粤、鲁等十六帮别的风味,最终于20世纪中叶形成了“料取鲜活、品种众多、品味适中”的地方特色,并在全国餐饮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如今若要尝一尝上海本帮菜的正宗味道,上海老饭店、老正兴、德兴馆均是沪上响当当的老字号,是一饱口福的理想去处。
当年“买汏烧”从灶头间端出冒着热气的小菜,对家人而言,那虽说不是最“上台面”的,却是最“合口味”的。被称为“味感上的上海方言”的本帮菜,若单靠几家店来记录传承或许有点单薄,应更多地出现于每家每户的厨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