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个语境看“清高”
付克义
  付克义

  生活中,“清高”总是被当作贬义词来处理,假如有人告诉我“你有点清高”,我会不自觉地警觉起来,总觉得“清高”是对我的批评。然而细想,“清高”未必不好,只是“装清高”才会不好罢了,“故作清高”“自命清高”“目视清高”才会让人生厌。若是把“清高”置于褒义的语境下,就会看到“为人”的另一种境界。

  《孟子·尽心上》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前半句论“出世”,讲何以“为人”,关涉人生修养和人格追求,后半句论“入世”,讲何以“谋事”,关涉价值实现和事业追求。“清高”之所以被误读为贬义,乃在于其被囿于“独善其身”的理解范畴,其实“清高”是选择以“出世”方式来解决“入世”问题。假如不“清高”,便是要与“低俗”同流合污,便是要与“名利”沆瀣一气,便是要“随大流”。

  “清”字向来是与高尚的审美情趣相搭配的,无论是“清纯”“清秀”“清交”,还是“清流”“清士”“清官”,都把美好的寓意交之于“清”。面对物欲横流的“俗世”,为人当有一定的“情结”,便是与“清高”相系。正如朋友所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保持适度清高也是一种修养”。

  《孔丛子·抗志》有云:“夫清高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虑,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抱朴子·逸民》亦有云:“若夫孝友仁义,操业清高,可谓立德矣。”可见,“清高”讲求立身,讲求德性,讲求智慧。若“清高”,便是要彰显出轻盈的姿态,敢于“立身”,绝不退缩,“孤芳自赏”是“泰然处之”的另一种诠释,“自认人杰”是“宏图大志”的另一种弘扬。若“清高”,便是要展示出深邃的眼光,实于“立学”,绝不矢志,在看待问题上不人云亦云,看得远一些深一些,善于用智慧与社会沟通。若“清高”,便是要打造出硬朗的骨气,行于“立德”,绝不折腰,立高昂心气、凛然正气与高雅风气,面对社会流俗,绝不媚俗和附庸风雅。绝不为五斗米折腰。

  若“清高”,方才真君子。如今,真当问一问自己还有多少“清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二孩”风云
师傅
“灶头间”诞生的神奇
学会低头
换个语境看“清高”
结缘一棵黄花梨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冬意杭城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换个语境看“清高” 2016-02-18 2 2016年0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