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就曾显示,上海教师工作压力和强度颇高——上海初中教师每周平均上课(8.1小时)、改作业(7.9小时,包括面批作业时间)、辅导学生(5.1小时)和与本校同事合作交流(4.1小时)的时间,都显著高于国际均值。
上午7时30分进班,每天平均3到4节课;中午11时40分下课,或在教室和学生一起午餐,或去食堂匆匆扒几口饭赶回教室管理午休;下午3时,经常还有教研组学习活动;下午4时放学,得给学生做分层辅导——为成绩落后的学生补缺补差,为尖子生准备各种竞赛和活动。这是一名公办初中班主任向记者描述的一天日程。
中心城区一位初中数学教师说:“公办学校生源差异非常大,但社会舆论期望逐年提高,老师们须在同一时间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落实相同教学内容。加上上级考核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考平均分、合格率,分数不得不成为考核主课老师的一个重要指标。”
文达学校语文教师许芳已有7年教龄,每天她都要身兼数职:班主任、语文老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每周除了9节语文课,许芳还要上少先队活动课、走班兴趣课、品社课,空闲时经常要组织学生排节目参加活动。许芳坦言:“我是真心喜欢孩子,希望学到更多知识带给学生。但薪资不高、过于忙碌也使人不堪负担。”
主课教师忙碌,副课教师也不轻松。延安初级中学一位地理课教师说:“对副课老师来说,看似没有中考压力,但他们通常都是学校各项活动的主力军,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及各种学生活动都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活动多是在课后进行。实行绩效工资后,学校按课时多少给老师发奖金,副课老师的这些付出多是义务劳动和无偿奉献。”
独生子女现状,加上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奇葩”。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感慨说:“有些家长觉得老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太陈旧,又觉得新教师太年轻,不信任,经常挑刺。”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