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月最低工资增至2190元,医保支付限额提至42万元
~~~月最低工资增至2190元,医保支付限额提至42万元
~~~月最低工资增至2190元,医保支付限额提至42万元
~~~月最低工资增至2190元,医保支付限额提至42万元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市今起调整民生保障待遇标准
月最低工资增至2190元,医保支付限额提至42万元
鲁哲
新民图表 董春洁 制图
  本报记者 鲁哲

  从今天起,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020元增至21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8元增至19元;本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平均线为9%,下线为4%,上线为14%;失业保险金1-12个月每档标准增160元;2016医保年度职工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39万元提到42万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经市政府同意,本市从今天起调整一系列民生保障待遇标准。本次调整的民生保障待遇标准包括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失业保险金标准、有关就业补助标准、工伤保险三项待遇标准,以及职工医保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等。

  小时最低工资提高到19元

  从今天起,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020元调整到2190元,增加17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18元调整到19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月工资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等也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即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劳动者个人和单位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企业工资增幅分“三线”

  2016年本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平均线为9%,下线为4%,上线为14%。

  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可参照平均线确定工资增长幅度。其中,上年平均工资水平低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0%的企业,可参照上线增长工资;上年平均工资水平为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二倍以上的,应按平均线以下水平增长工资。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可以低于下线。

  失业保险金三档均增加

  为切实提高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水平,从今天起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

  本市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失业人员的累计缴费年限和年龄确定,目前分为三档。调整后,第1-12个月失业保险金三档标准每档增160元,分别提高到1415元/月、1470元/月、1520元/月;第13-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第1-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并按照高于本市城镇“低保”标准10元左右确定托底标准。

  就业补贴标准提高

  从今天起,本市青年职业见习、协保人员、大龄失业人员就业的补贴标准随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作相应调整,青年职业见习学员生活费补贴从1616元/月提高到1752元/月,协保人员就业补贴、大龄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就业岗位补贴都从1010元/月提高到1095元/月。

  同时,本市从今天起,对实行全日制工作的万人就业项目公共服务类队伍(包括河道保洁、林业养护、社区助老、社区助残)从业人员的收入标准,在现有2140元/月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70元,调整为2310元/月。千、百人就业项目和社区“四保”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收入标准随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作相应调整。

  工伤保险三项标准提高

  为保障工伤人员和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本市从今天开始,对2015年12月31日前发生工伤致残或因工死亡人员的工伤保险三项待遇标准进行调整。两项标准涉及工伤人员本人,一项标准涉及因工死亡人员的供养亲属。

  一是工伤致残一级至四级人员享受的伤残津贴,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致残一级的,增加440元/月;致残二级的,增加420元/月;致残三级的,增加390元/月;致残四级的,增加370元/月。

  二是生活不能自理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调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增加240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增加200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增加140元/月。

  三是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也同时进行调整,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医保支付限额提至42万元

  今年4月1日本市医保进入2016医保年度(2016年4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从今天起,2016医保年度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39万元提高到42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小城镇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同步调整。

  同时,2016医保年度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5医保年度标准执行。

  此外,为贯彻执行《社会保险法》,切实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权益,从今天起外来从业人员全面参加本市五项职工基本社会保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记忆/夜光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目击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财经新闻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本市今起调整民生保障待遇标准
居民“低保”提至每人每月八百八十元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6本市今起调整民生保障待遇标准 2016-04-01 2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