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容易被忽视的“帕痛”
吴曦 胡小吾
  病例故事

  石先生今年62岁,近两三年总觉得脖子、右侧肩膀酸胀难受,很快成为了按摩店的常客,但是每次按摩也只能管一两天。最近一年来,他还感觉腰部和大腿也有点酸胀难受。子女以为他岁数大了得了颈腰椎方面的毛病,带去医院骨科看了多次,也没有发现颈椎病或腰椎间盘突出的明显证据,针灸、推拿似乎有点效果,但是也不尽如人意。他又到风湿病科做了全面的检查,也没有发现关节炎的任何蛛丝马迹。最近,石先生右手慢慢开始出现不自主颤抖,感觉全身没力气,去菜场买菜都有点力不从心了。后来经过医生仔细诊查,发现石先生得的是帕金森病,他有着帕金森病疼痛症状——“帕痛”。

  超半数帕友存在各类疼痛

  “帕痛”,是帕金森病的一种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慢性疼痛可以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性格改变。高达三分之二的患者在出现肢体震颤、僵硬、运动缓慢、平衡不稳等典型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之前,就已经有“帕痛”的症状了,而在诊断帕金森病的患者中,有60%-85%的患者存在各种类型的躯体疼痛表现。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痛阈比正常人要低,对疼痛刺激更加敏感,所以确实更加怕痛。而那些较早出现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异动症、开关现象)的患者更容易存在“帕痛”表现。因此,帕友应更加重视自己身体上出现的慢性疼痛。

  疼痛类型多样且易误诊

  “帕痛”的症状和表现非常复杂多样,可以分为骨骼肌性疼痛、痉挛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中枢性疼痛、静坐不能。

  骨骼肌性的疼痛最为常见,表现为不同部位的酸痛、抽筋、关节疼,最常见于下肢,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而肩部及手臂的疼痛,常误诊为肩关节的滑囊炎、颈椎病、肩周炎等。这些酸胀不适感,可能与肌张力增高导致局部乳酸堆积有关,也与肌张力增高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减少继而出现关节面、韧带的慢性炎症有关。这些类型的疼痛在发病早期,可以在服用帕金森病药物起效时缓解,因此也是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副产品”。但是等到病程久了,身体的肌肉、关节、韧带、关节囊会出现结构性的改变,比如关节挛缩、骨刺、韧带的纤维化等等,这时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的效果就越来越不明显了。

  痉挛性疼痛是第二类常见的疼痛,表现为关节的扭曲、变形。患者会出现脚趾痉挛样疼痛,如大脚趾的上翘、小脚趾的蜷缩都会引起肌肉抽筋样的剧烈疼痛,属于肌张力障碍性疼痛,这种疼痛有时也会累及手臂。这种肌张力障碍性疼痛有时是在服用帕金森病药物起效时出现的,有时是药物失效时出现的,有着突来突止的特点。患者应密切观察症状出现与服药、运动的关系,而后告知医生,以便根据个人特点来调整药物的用法、用量。

  其他类型的“帕痛”较少见一些。神经根性疼痛,患者常描述为双腿后面有一条“筋”被拉住的感觉,不能弯腰、不能伸直双腿。中枢性疼痛的患者会出现与肌肉僵硬、抽筋、震颤等运动症状无关的疼痛,比如肢体感觉有刀割、火烧、蚂蚁咬等感觉,这种疼痛与帕金森病累及的外周或中枢的疼痛神经环路有关。静坐不能则表现为患者烦躁不安,感觉双腿有一种说不出的酸胀、不舒服的感觉,需要起来行走一下方可缓解,是患者夜间难以入眠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

  “制痛武器”尽在掌握

  “帕痛”来势汹汹,症状复杂,令人生畏。别怕!我们制服它的“武器”如下:左旋多巴类制剂、止痛药、抗抑郁药物、脑深部电刺激术、肉毒素注射、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类制剂包括多种左旋多巴复方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美多芭、息宁、森福罗、泰舒达等。如果左旋多巴类制剂止痛效果不佳,则可以选择非鸦片类药物止痛,如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仍不能有效止痛,还可以选择鸦片类止痛药物,如曲马多、可待因、吗啡等,但要注意这类止痛药物有成瘾性。度洛西汀是抗抑郁类药物,在缓解中枢性疼痛方面有一定效果。对于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局部肌肉注射肉毒素可以短期内降低肌张力,改善疼痛的症状。

  脑深部电刺激术 俗称脑起搏器,是一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或导航技术开展的神经外科手术方法。该疗法在治疗患者运动症状的同时,通过减少患者感觉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痛阈,使87%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改善。虽然这种手术的治疗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其止痛的效果是长期有效的。

  康复训练 慢走、拉伸训练等康复锻炼,可以使10%左右的患者在腰痛、腿痛、肩痛方面的症状获得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往往需要持续进行,很多患者坚持康复训练4-6个月以上才能体会到疼痛改善的效果。虽然没有明确的医学证据显示维生素药物、中医推拿、针灸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很多患者认为这些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疼痛,因此有“帕痛”的患者,也可以试试。

  吴曦 胡小吾(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第二军医大学帕金森病专病诊治中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容易被忽视的“帕痛”
高压氧治病 纠正缺血缺氧
“Power+”开启 餐后血糖管理新方式
球囊扩张来疏浚 堵塞的鼻窦通畅了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容易被忽视的“帕痛” 2016-04-18 2 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