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达到1亿,全球有1/4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由于中国人的基因型、β细胞功能特点等因素,中国糖尿病患者更多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流行病学数据表明,82%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达47%的患者是“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超过一半患者在50岁以下。
餐后血糖的升高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心脑大血管并发症,并与视网膜病变以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密切相关。与空腹血糖不同的是,餐后血糖的监测需要在餐后2小时后进行,由于在医院中进行会非常受限,多数患者主要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此外,餐后血糖不仅和药物相关,同时和患者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缺乏自我血糖管理经验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后血糖的监测和达标具有更大的挑战,更需要加强院外管理。
具体而言,餐后血糖常规的目标值是不超过10.0mmol/l。而针对新诊断、病程较短、年龄较轻的患者,因为预期寿命较长,为了更好的预后,餐后血糖需要达到更为严格的目标值,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因为有证据表明,餐后血糖在7.8mmol/l以上,心肌梗死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就已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前提是避免出现低血糖,根据更新的指南数据显示,低血糖的阈值由3.9mmol/l提升为4.4mmol/l,意味着无论是年龄高、病程长的患者,还是新诊断、病程短、年轻患者,血糖值不能低于4.4mmol/l。因此,中国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需要牢记三个数字:10、7.8和4.4。
为了进一步应对餐后血糖院外管理的挑战以及落实餐后血糖专家共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了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平台项目“Power+”。该项目将在全国综合医院开展院内外餐后血糖优化管理,以健康教育咨询课堂、引导患者科学自我管理等为主要手段,旨在通过多方合作,普及餐后血糖优化控制知识,从而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专业的餐后血糖优化达标管理。乔闳